《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把握文章严谨的结构;明确文章中心论点,理解本文的说理方法。2、技能目标:学习准确的语言,生动的事例。3、情感目标:明白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的道理,提倡大家在生活中应该保持纯正的精神追求。教学重难点1、理解文章的说理方法。2、理解文中明确的观点,提倡人们在生活中应该保持纯正的精神追求。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一定有些人和事曾经触及你的灵魂,是否与我们交流一下呢?二、检查预习。1、作者简介。2、读准下列字音。芦苇()平庸()赫赫()携手()嘈杂()沐浴()缅怀()萎缩()三、感知课文,了解文章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活动一)1、文章提出怎样的论点?2、文章又是怎样来论证论点的?作者行文的思路是什么?明确:第一部分:提出文章的论点------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第二部分:列举典型事例证明-------一切贤哲都十分珍惜内在的精神生活。第三部分:以普通少女为例,说明“平庸的”人也常常有着纯正的追求。第四部分:表达期望------祝愿人们保持纯正的追求。(由此得出文章行文的思路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3、请学生找出段与段之间的过渡句。理解文章的结构严谨的特点。四、再读文章,把握文章论证的方法。(活动二)学生再次阅读课文,思考文章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引导学生找出文章中具体文字,并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事实论证:1、阿基米德当剑护“圆”。2、第欧根尼需要阳光。3、王尔德入关报才华。(说明:精神贵于物质)4、普通少女闹中读书。5、我年轻时也曾这样。(说明:人要有纯正的追求)道理论证:引用了名人语言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讨论:1、运用典型事例来论证有什么作用?为什么在运用了典型事例后还要写一段普通少女的事例呢?2、如何理解“除了我的才华,什么都没有”中的“才华”?(自己精神和灵魂所寄托的一切)五、细读探究。1、读了课文,你觉得一个人灵魂的高贵体现在哪里?(学生讨论交流:一个人灵魂的高贵体现在:有思想;有丰富的精神财富;有一种纯正的追求)2、课文中说:“无需举……也会闪现出一种很动人的光彩。”你认为什么是“动人的光彩”?你在平时的生活里发现过这样“动人的光彩”吗?请与大家交流。六、作业布置。1、课后探究练习一、三。2、预习《陋室铭》。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学设计2-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