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选读
马克思主义学院王萍
wangping0895@
1
教学内容纲要
第一讲:资本论的写作、研究对象和方法
第二讲:一卷的结构、方法和研究价值
第三讲:劳动价值理论
第四讲:剩余价值理论
第五讲:积累理论
第六讲:二卷简介
第七讲:三卷简介
2
教学与考核方法
自学、互助、研讨
撰写读书笔记
3
第一讲:资本论的写作、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资本论》的写作
(二)《资本论》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4
《资本论》的写作
卡尔·马克思(Karl Marx 1818~1883)生于德国特利尔城,是德国最著名的哲学家、经济学家,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资本论》和《共产党宣言》的作者。
5
1999年,正当千年之交,在剑桥大学文理学院的一位教授提议下,BBC进行了面向公众的调查活动,其主旨是:你认为在过去的一千年之中,对人类的文明进程影响最深远的人物是谁?调查的结果是,马克思以绝对优势高居榜首,其次是爱因斯坦,牛顿,达尔文等等。同年,世界九大通讯社之一的路透社也进行了一次类似的调查,其结果与BBC稍有差异,爱因斯坦以微弱优势夺得第一,甘地与马克思并列第二。
故综合这两个结果,马克思与爱因斯坦并列为千年伟人。
千年伟人马克思
6
《资本论》二卷三卷由于马克思的过早逝世而未能最终完成,后经恩格斯整理和增补,分别在1885年和1894年出版。《资本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体系的创立。
卡尔·马克思在中学时代,已立下为人类谋幸福的崇高理想。他曾先后进入波恩大学和柏林大学攻读法学。1841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次年,任《莱茵报》主编。1843年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1859年发表《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次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1867年9月14日,《资本论》一卷在汉堡问世,在西方引发了一场强烈的轰动。
由于长期遭受反动政府的迫害,加上极端贫困的生活和十分繁重的工作,严重地损害了马克思的健康。1883年3月14日下午,当恩格斯到他家里探望时,马克思坐在伦敦寓所的书桌旁安详地与世长辞了,在他的写字台上还放着《资本论》第三卷的第八次修改稿。从1843年开始研究经济学到病逝,马克思为《资本论》奋斗了整整四十年。因此说,《资本论》是马克思一生的事业。
马克思与他的资本论
7
《资本论》二卷三卷由于马克思的过早逝世而未能最终完成,后经恩格斯整理和增补,分别在1885年和1894年出版。《资本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体系的创立。
8
(一)《资本论》的写作
写作过程
《资本论》是马克思一生的事业
写作动因
客观条件
主观条件
斗争需要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9
客观条件:19世纪中叶欧洲资本主义经济
和阶级斗争的发展
资本论主要以英国为例证,因为工业发达国家显示了不发达国家未来的景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动的一般规律性)。马:如果德国的读者因此而自我安慰,那我就要大声地说“这正是说的阁下的事情!”
写作动因
英法德资本主义经济和阶级斗争的发展为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规律提供了成熟的客观历史条件。
10
资本论1 资本论写作、及研究对象和方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