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知识与技能: 1、理解一元一次方程,以及一元一次方程解的概念。 2、会从题目中找出包含题目意思的一个相等关系,列出简单的方程。 3、掌握检验某个数值是不是方程解的方法。过程与方法: 在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探讨概念,数量关系,列出方程的方法,训练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让学生体会到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进步,体现数学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用数学方法解决,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教学重点:建立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寻找相等关系,列出方程。教学难点:根据具体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室,配套课件。教学过程: 设计理念: 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景,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要创造性地使用数学教材。课程标准的建议要求教师不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本节课在抓住主要目标,用活教材,针对学生实际、激活学生学习热情等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现就几个教学片断进行探讨。一、游戏导入,设置悬念师:同学们,老师学会了一个魔术,情你们配合表演。请看大屏幕,这是2006年10月的日历,请你用正方形任意框出四个日期,并告诉老师这四个数字的和,老师马上就告诉你这四个数字。生1:24,师:2,3,9,10生2:84师:17,18,24,25 师:同学们想学会这个魔术吗?生:想!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一定能学会! 【一些教师常用教材的章前图或者行程问题情景导入,但章前图过于平淡且较难,不易激发学生兴趣,本次课用游戏导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其实质是列一元一次方程x+(x+1)+(x+7)+(x+8)=任意框出的四个日期的和,x是第一个日期,这是本次课的第一个变化。】二、突出主题,突出主体 1、师:看大屏幕,独立思考下列问题,根据条件列出式子。(1)x的2倍与3的差是5, (2)长方形的的长为a,宽比长少5,周长为36,则=36 (3)A、B两地相距180千米,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驶30千米,,经过t小时相遇,则=180 生:(1)2x-3=5(2)2(a+a-5)=36(3)30t+(30t)=180 师:这些式子小学学习过,它们是()
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