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谈手外伤的护理体会.docx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谈手外伤的护理体会,手外伤的护理,手外伤怎样护理措施,手外伤护理问题以及措施,手外伤的护理问题,手外伤的护理措施,手外伤术后护理,手外伤患者的护理,手外伤术后护理问题,手外伤的康复护理浅谈手外伤的护理体会摘要:手是重要的劳动器官,受伤的几率较大,手的解剖比较精细,功能特殊,外伤后可造成血管、神经、肌腱、骨和关节的损伤,造成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和工作。因此精湛的手术技巧,良好的术前、术后护理,正确的功能锻炼是非常重要的。据统计,手外伤占骨科急诊总数的40%,我科从20XX至20XX年共统计手外伤254例,预后均比较理想,现将临床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关键词:手外伤;护理 1术前护理心理护理患者因意外致伤后看见大量出血,异常紧张,恐惧,再者担心手术效果,产生焦虑心理,所以我们在及时给予患手包扎止血的同时,应给以同情和理解,以高度的责任心服务于患者,耐心讲解治疗方法和预后情况,并给予相关人员及家属做好入院宣教,卫生处置,住院须知,争取家属的理解和支持,增强患者的信心感和安全感,使患者尽量摆脱恐惧心理,增强救治信心。体位平卧位,患手高于心脏水平,一方面减少出血,另一方面利于静脉、淋巴回流,减轻肿胀从而缓解疼痛。症状的护理观察患手的皮肤颜色、温度、感觉、毛细血管回流反应,有无肿胀、运动情况,并注意桡尺动脉搏动是否减弱或消失,以及疼痛程度,因手部神经末梢丰富,感觉神经位置表浅,剧烈的疼痛可引起血管痉挛,还可引起情绪及凝血机制等一系列的变化,因此及时评估并告知医生,给予相应的止痛药,并准确记录,以作为初步判断损伤程度。全身观察观察失血量及生命体征,警惕发生失血性休克,正确使用止血带,固定在上壁三分之一处,局部要有衬垫,记录时间每隔一小时松开止血带5~10min,以防引起缺血性痉挛缩或肢体坏死,切忌将止血带帮扎在上臂中下段,以防压迫桡神经。 2术后护理根据麻醉方式给予相应的麻醉术后护理体位平卧位,患肢抬高略高于心脏水平,以利于静脉、淋巴回流,防止或减轻肿胀。手部尽快消肿,可减少新生纤维组织形成,防止关节活动受限。另外患侧止痛应避免长时间再卧位下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加重水肿,坐位,立位时患手用前壁吊带悬吊于胸前,勿下垂或随步行而甩动。局部保温应用60~100W照明灯,距离30~40cm,照明局部,室温在22℃~25℃术后持续照射3~4天,以后可在早晨,夜间室温较低时照射,术后1周即可停用,使局部血管扩张,改善末梢血液循环。下地活动时患手也应保暖,同时告知患者及病室人员禁止吸烟。合理膳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高铁、粗纤维食物并注意多饮水,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用药护理及时、准确地执行医嘱,正确使用解痉,抗凝药物,如罂粟碱,右旋糖苷,以降低红细胞之间的凝集作用和对血管壁的附着作用,可增加血容量,降低血液黏稠度,利于血液的流通及伤口愈合,用药过程中须注意观察有无出血倾向。病情观察与处理全身情况:患者经受创伤和手术后失血较多而降低血压,而低血压容易使吻合的血管栓塞,直接影响肢体成活。因此,术后应及时补充血容

浅谈手外伤的护理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feng1964101
  • 文件大小20 KB
  • 时间2019-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