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考点归纳.docx《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考点归纳一、 文学常识填空:1、 孟了,名轲。战国时期儒学派的代表人物。2、 《孟子》是--部记录的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共七篇。南宋朱熹将《孟子》、《论语》、《大学》 、 《小庸》 并称为"四书”0二、 知识点归纳1、找出句了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 入则无法家拂士(2) 困于心衡于虑(3) 曾益其所不能拂通弼,辅弼,辅佐 。衡通横,梗塞,不顺曾能增,增加2、解释下列句了屮加点字的意思(1)所以动心忍性(使……惊动 )(使……坚韧 )(2)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奋起,有所作为 )(3)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被举用,被选拔)(4)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在外面,指国外)(如果)(5) 故天将降人任于是人也(这)(6) 空乏其身(使他受到贫困Z苦 )(7) 舜发于吠亩Z中(指被任用 )(8) 管夷吾举于士(狱官 )(9) 百里奚举于市(集市 )(10) 苦其心志(使oooooo痛苦)(11) 人恒过(犯错误)3、翻译句子:(1)入则无法家拂丄,岀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广(2)故天将降人任于是人也。(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4、 木文作者认为国家长盛不衰,就需要有 和 o(用课文词语回答)5、 开篇列举的六位人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试具体比较分析。这六个人出身都卑微。(种田、筑墙、贩卖鱼盐、犯人、隐居者、奴隶),他们都是经过艰苦的磨练,显銘出不同凡人的才干,后來都被统治者一一委以重任,而且干出了一番出色的事业。6、孟子在选文第①段屮以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告诉人们:请写出与之意思相近的一句名言?(1)人要成人器,就必须经受磨练(2) 白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纟夸少伟男(3) 宝剑锋从磨砺岀,梅花香自苦寒來7、 孟了在文屮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强调了“逆境能成才;现在有人认为“顺境也能成才”。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举例谈谈。8、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忧患,夕匕于安乐。阐述了孟了的人才观。9、 试举出儿个逆境成才的例了示例:“逆境能成才”的历史人物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丿也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人抵贤圣发愤之所作也。10、 阅读第②段,说出就“国”而言,“死于安乐”中的“安乐”指的是什么。(3分)答:无法家拂士,无敌国外患。11、 文章开头列举的六个人物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从他们的事例屮你获得什么感悟?共同点:都出身贫贱,历经磨难,最终都有所作为。感悟:苦难是对人生的一种磨练,我们只有战胜苦难,才能取得成功。12、 请结合短文简析:多难为何能兴邦?每一个时代,每一个民族,都不可避免地要经受一•些考脸。当我们遭受灾难ZH,也是对国家、民族“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磨砺之时。挫折可以使我们I才I结一心,风南同舟;灾难能使我们民族的斗志受到激发,凝聚力大大增强,那种战无不胜的民族精神和力量也会在这一特定的历史时刻强冇力地凸显出來。这样就能使我们的国彖战胜任何困难,更好地走向兴旺和繁荣。(结合课文内容分析,言之冇理即可)(3分)13、冇人认为,国歌的歌词“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应该改掉,因为现在中国的国力强人了,“最危险的时候”已经过去了。请结合这篇课文谈谈你的看法。(3分)不同意。(1分)虽然我们国家现在国力强大,繁荣富强,令世人瞩冃,但是,我们不能就此停滞不前,而要时刻保持忧患意识,牢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古训,积极进取。只有这样,我们的国家才能永远繁荣富强,立足于lit界民族之林。(2分)(同意修改歌词的不给分)三、中考链接,真题再现1、2004年泰安市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卬]人恒过,然后能改;因于心,恒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加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选白《孟子》)[乙]郑之鄙人学为盖。三年而大旱,无所用,弃而为秸権。三年而大雨,乂无所用,则还为盖焉。耒几,盗起,民尽戎服,鲜用盖者。欲学为兵,则老矣。越有善农者,凿田种稻,三年皆涝。人谓宜泄水种黍,死听,而仍其1山乃大旱连岁。计其获,则偿歉而赢焉。故曰:“旱斯具舟,热斯具裘。天下名言也!”(选H《郁离子》)5、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2分)①入则无法家拂士拂:②郑之鄙人学为盖鄙:6、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6分)人恒过,然后能改。译:旱斯具舟,热斯具裘。译:7、 甲乙两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4分)答:甲文的主要观点:乙问的主要观点:共同特点:参考答案:5、 同“弼”,辅佐边境6、 一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止。天旱的时候就准备船,天热的时候就准备皮袄。7、 牛于忧患,死于安乐防患于未然卒章显志2、2006年河南省(实验
[管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考点归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