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罗源畲族服饰独特性的研究141720009吕澄靖摘要:畲族服饰尚青、尚黑,讲究实用,一般只在领口衣襟等边缘略加纹饰,显得朴实稳重。但罗源畲族服饰的纹饰面积占服饰面积一半以上,显得华美异常,这与畲族服饰一贯的质朴大相径庭,这是由于迁徙过程中畲族散居以及与汉族杂居而形成的地区性差异。关键词:畲族服饰罗源凤凰装一、畲族服饰全貌畲族妇女的服装大多是用自织的苎麻布制作,有黑蓝两色,黑色居多,衣服是右开襟,衣领、袖口、右襟多镶有彩色花边,服饰分为常服和盛装两大类。常服多质朴无华,服色多为黑、青色,仅在服饰边缘点缀图案以作装饰;而盛装,又名“凤凰装”,是畲族人民对畲族先祖“三公主”的追忆,体现了畲族人民对于“三公主”的爱戴以及对传统的依恋,因而极尽华美,也是研究畲族服饰差异性的着眼点。畲族服饰装饰讲究实用,装饰多在衣服的襟角、襟边及领缘和袖口。在这些易损的部位滚边,以增加耐用程度。随着生活水平和审美观念的提高,又在滚边的基础上绣上美丽的花纹图案,既能起到保护作用,又装饰美化了服装,而随着畲族的散居的状况,不同地区对于花纹图案的应用也不尽相同,而畲族多散居在深山老林,因而地区间缺乏联系。又因为畲族多与汉族杂居,因而畲族汉化现象比较明显,不同地区的畲族缺乏联系而又与汉族杂居,导致了畲族不同支派形成了不同的审美倾向,随着时间的推进,这种发展越驱明显,这就使得现今的畲族服饰异彩纷呈,种类繁多。畲族服饰的共同特点是朴实美丽,基本格调尚黑、兰,显得稳重深沉。花纹图案则喜用鲜艳的暖色,显得活泼明快,令人赏心悦目。而花纹图案除了传统的盘瓠传说所沿用下来的图案之外,畲族人民又就地取材,把居住地周围草木以及汉族的吉祥寓意图案通通搬到服饰上去,一方面增添了纹饰图案的多样性,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畲族服饰差异性。二、罗源畲族服饰特征据史料记载,唐永泰二年,也就是公元766年,第一批畲族人民迁入罗源。之后,唐光启二年,即公元886年,又有雷、兰、钟三姓畲民移入罗源,并于大坝头村定居。时至明清,又有大批畲民移居罗源。目前罗源畲族有28个支派,总人口达2万3千多人,%左右,是罗源人口重要的一部分。罗源装流行于罗源,连江,福州,闽侯,宁德南部飞鸾一带。常服与福安式、福宁西路式大体相近;盛装的花饰则异常华美,造型美观,色彩斑斓,风格独特,锦绣非凡,称之为“凤凰装”。畲族常服上衣为古典交叉服式,衣长至膝,袖短窄。领、袷等部位用白、红、黑、蓝、绿、黄等色布缝“捆只颜”和花边(自绣花边或购买的花边条)。“捆只
罗源畲族服饰研究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