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小小少年百家讲坛.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小小少年百家讲坛各位,今天我为大家带来的历史故事是“李冰导洛”。在历史悠久、天琢山水的美丽什邡,有一座著名的水利工程叫朱李火堰。它是李冰继都江堰之后,“凿瀑口,导洛水”,完成天府之原的又一丰碑。李冰时任蜀郡郡守,当他完成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时候,已是银髯飘洒的老叟了。但他仍然壮心不已、矢志根治巴蜀水患。李冰来到什邡,观察到洛水朱家桥一带,石亭江时发水患,给当地的老百姓带来诸多的不便,甚至灾难,可高山巍峨,导洛通山谈何容易?老当益壮的李冰不惧困难,率众苦战,不辞辛劳,终将分石亭江为2个水渠,左渠归属绵竹,右渠归属什邡,从此,再无水患,且让绵竹、什邡的老百姓从此安居、歆享安乐富足。为做纪念,在此修建高景观遗址,且高景观也处于“黑河—腾冲线,即胡焕庸线”的线上,为什邡市的高山区和坝区做了有效的人口密集度的划分。“导洛通山”成绩斐然,造福百姓,但李冰却因此积劳成疾,不久病逝于什邡。蜀人为纪念他,在什邡建有李冰陵园墓和祭祀李冰父子的庙宇“大王庙”、“三官庙”。年年正月初一,这里都是人声鼎沸、人人朝拜的祭祀场所,历年来香火旺盛、信徒众多。后来有专家考证,李冰本就是什邡人,属蜀山氏后裔。从此,什邡的历史文化里,又多了一位璀璨人物的精彩故事!

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小小少年百家讲坛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ffy51856fy
  • 文件大小20 KB
  • 时间2019-07-1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