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的主要内容,并从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中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朗读能力。3、诚信教育,提高人文素养。教学重点、难点:如何使学生通过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课前准备发动学生寻找宋庆龄的生平资料,阅读有关宋庆龄的故事。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 1、谈话交流:回顾第二组课文中认识的几位名人,引出“宋庆龄”。学生自由交流课前所了解到的关于宋庆龄的资料。教师随机引导学生阅读课后的“资料袋”并适当补充。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我不能失信)齐读课题。3、课题中的“我”指的是谁?“我”又不能失信于谁?请同学们读课文。二、新授1、初读感知(1)自由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通读顺,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讨论交流:课题中的“我”指的是谁?“我”又不能失信于谁?(3)简单地讲一讲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4)出示填空:宋庆龄一家要去________,可她忽然想起_________,爸爸妈妈都_________,但她坚持____________。她真是个_______的好孩子!(5)指名填空。(随机板书:守信用) 2、默读课文:(1)你从哪些语言读出她是一个守信用的孩子?边读边找,作上读书记号。(2)学生交流:(以下是学生可能交流的几个方面,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适当指点、引导) A、“伯伯家养的鸽子,尖尖的嘴巴,红红的眼睛,漂亮极啦!伯伯还说准备送她一只呢!”庆龄很喜欢伯伯家的鸽子,但为了守信用,而放弃去伯伯家的机会。(教师引导学生读好两个感叹号,读出宋庆龄对鸽子的喜爱。)小结:那么漂亮的鸽子等着庆龄去,可为了等小珍,庆龄还是决定不去了,真是信守诺言的孩子啊!B、“二女儿宋庆龄显得特别高兴。她早就盼着到这位伯伯家去了。”从“特别高兴”和“早就盼着”可以看出庆龄一直很想去伯伯家,但她因为想起与小珍的约定而停住了脚步。(是啊,从“特别高兴”和“早就盼着”可以看出庆龄一直很想去伯伯家,但她因为想起与小珍的约定而停住了脚步。请同学们说一说,这时小庆龄在想什么?)C、当父亲提出改天再教小珍时,庆龄连说“不行!不行!”,并把手抽回来。(教师可创设情境,如师生角色对话等,在情境中引导学生读好庆龄说的话,也可随机采访“小庆龄”当时的想法。)从哪里让你体会到了小庆龄的守信用?D、当母亲提出可以回来后再向小珍解释时,庆龄表示自己不能失信。(教师可创设情境,如师生角色对话等,在情境中引导学生读好庆龄说的话。如肯定学生的朗读:看庆龄说得斩钉截铁的,肯定是不去的了,真是个守信的孩子!)E、当父母赞同她留下来时,庆龄点点头,甜甜地笑了。(教师引导学生说说庆龄此时在想什么?为何笑得那么甜?)3、分角色朗读(1)交代任务:前后四位学生为一组,分角色朗读,一位读旁白,其余三位分别读爸爸、妈妈和宋庆龄的话。先组内练习,然后小组间比赛。(2)组内安排角色,各组练习,教师巡视。(3)小组进行比赛。(4)同学评议,推选优胜组。4、讨论深化(1)读了这个故事,你喜欢宋庆龄吗?为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处理这件事?(2)如果请你给这篇课文的题目加一个
《我不能失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