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建安三曹 建安风骨话三曹.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建安三曹建安风骨话三曹乱世出英豪。英雄有壮志,豪杰有悲歌。这是一个局势多变的风云时代,又是一个璀璨的文学黄金时代。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文学家大都饱尝了战乱的苦楚,也有不少人经历过艰苦的戎马生涯,目睹了社会的悲凉惨景。他们从中汲取了深厚的创作源泉,写下了大量反映当时动荡乱离的社会现实和个人价值追求的文学经典。在当时的统治集团曹氏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三曹及建安七子为代表的建安文学。这些作品文字梗概多气,笔调明朗宏大,感情慷慨悲凉,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遂兴起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文人诗的高潮,奠定了文人诗的主导地位。这个在纷乱中开始的时代,就这样为后人画下了最夺目的一笔。“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李白·唐“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魏武(曹操)以相王之尊,雅爱诗章。文帝(曹丕)以副君之重,妙善辞赋。陈思(曹植)以公子之豪,下笔琳琅。”——刘勰·南北朝“魏武帝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曹子建如三河少年,风流自赏。”——敖陶孙·南宋“曹操古直悲凉,曹丕便娟婉约,曹植文采气骨兼备。”——袁行霈曹操——以相王之尊,雅爱诗章曹公莽苍,古直悲凉。其诗上继变雅,无篇不奇。(陈沆·清) 曹操(155-220),字孟德,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三国时代魏国的奠基人和主要缔造者,后为魏王。作为一代枭雄,他精通音律,善作诗歌,抒发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苦难生活,慷慨悲凉。曹操是“彬彬之盛”的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他一方面凭借政治上的领导地位,广泛地搜罗文士,一方面用自己富有创造性的作品开创文学上的新风气。清峻通脱,风流自赏曹操的父亲曹嵩是宦官曹腾的养子。宦官的出身本来是很微贱的,但是汉末宦官擅权的形势,却使他们显赫一时。这种家庭没有什么高贵的血统作为凭依,加上时代风气的影响,所以曹操很少受传统伦理观念和价值标准的束缚。在政治上,他重视实效,而蔑视繁琐的礼仪与虚饰的道德,所以崇尚刑名之学,以严刑峻法来保障自己统治措施的贯彻实行。在日常生活中,他却很随便。史书记载,曹操生性机警,为人通脱。所谓“通脱”,就是无所拘泥,个性和感情能够直率地表现出来。他的文学创作,也同样反映了他这样的思想和性格。他的文章不受任何陈规的约束,说话大胆,词锋爽利,一扫汉代儒生的文章动辄援引经义、迂远空阔的之志,毫无掩饰做作之笔。又如《祭故太尉桥玄文》,竟记叙了桥玄生前对他开玩笑的话。这看起来似乎有损于祭文应有的庄肃感,却很好地表达了对死者的真切之情。这些文章中很多都不是文学作品,但它们对各体文章摆脱陈词滥调,向贴近作者实际生活和真实情感的方向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改造文章的祖师祖父曹腾曾为小黄门。宫廷中所需的音乐等娱乐,就是由黄门这个官署执掌的。所以曹操从小就形成很高的音乐修养,并且一生对音乐保持了浓厚的兴趣。《相和歌》主要产生于民间,上层的文士是不屑于亲自写作的。但是曹操对《相和歌》尤为喜爱,并没有受到上层社会的偏见与习惯的束缚,而是重视利用民歌形式来满足自己的抒情需要。曹操的乐府诗脱胎于汉乐府民歌,所以其中有些作品并不是写自己的经历,而是沿用民歌中常见的题材。比如《苦寒行》,虽然可能与曹操的某一次具体的军事活动有关,却是用了士兵的口吻来写的。诗中所表现的不是主帅曹操的生活,而是士兵劳苦思家

建安三曹 建安风骨话三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arry201208
  • 文件大小29 KB
  • 时间2019-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