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删繁就简法.doc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删繁就简法
六百多年前,教皇把一个神学领域的异端分子关进监狱,目的是不使他的思想得到传播,这个异端分子叫奥卡姆·威廉。上帝保佑,威廉居然逃跑了,并投靠了教皇的死敌——德国的路易皇帝。他对路易说:“你用剑保卫我,我用笔来捍卫你。”
威廉写下的大量著作都影响不大,但一句不见于著作中的格言却享有盛名。这句格言只有8个字:“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其含义是,只承认一个个确实存在的东西,凡干扰这一具体存在的空洞的概念都是无用的废话,应当将其取消。这一似乎偏激独断的思维方式,被称为“奥卡姆剃刀”。
六百多年来,一个又一个伟大的科学家磨砺着这把“剃刀”,使之日见锋利,终于成为科学思维的出发点之一。凡善于使用这把“剃刀”的科学家,如哥白尼、牛顿、爱因斯坦等,都在“削”去理论或客观事实上的累赘之后,“剃”出了精炼得无法再精炼的科学结论。
“奥卡姆剃刀”对发明创造有没有作用?回答也是肯定的。
自从瓦特发明蒸汽机后,蒸汽机车便应运而生。但最早的火车车轮上套有齿圈,通过与钢轨上的齿条啮合向前运动。机车司炉工司蒂文森望着复杂的车轮想:将齿圈和齿条去掉将会怎样呢?当时,许多专家认为,车轮必须有齿,没有齿,火车就会打滑或者脱轨。司蒂文森按照自己的设想进行试验,他将车轮上的齿圈去掉后,发现火车不仅不打滑,不脱轨,反而在铁道上能风驰电掣般地飞奔疾驶,速度一下提高5倍以上。从此,火车摆脱了齿圈车轮的束缚,司蒂文森的名字也随人类交通的发展而载于史册。
现在广为代步的自行车也有类似的经历。当初,人们为了防止自行车倾倒而在后轮两侧装设有两个小轮。后来有人想:能不能将两小轮去掉呢?试验结果表明,去掉两小轮后,自行车在前进中不会左右倾倒,而且转弯更为灵活。从此,自行车只剩下轻便的两只大轮了。
可见,在蒸汽机和自行车的不断完善过程中,发明创造者的确使用过“奥卡姆剃刀”。换一句中国式的说法,就是运用过删繁就简的思维方式。
删繁就简作为发明创造技法,其基本含义就是通过对原事物结构的简化设计,使其性能更优,更能满足功能的要求。
一般地说,人们在发明创造某一事物时,总是用尽全力使之至善至美的。但是,由于当时认识上的局限,有时会因追求全面、安全而造成“画蛇添足”或“多此一举”的情况。此外,由于事物所处的环境发生变化,构成事物的某些功能或性能要素变得不合时宜而成为累赘。对此,独具慧眼的发明创造者在保留整个原有事物的前提下,“冗繁削尽因清瘦”,将原事物中多余的、陈旧的、繁琐的和无足轻重的部分去掉,使之更加重点突现、功能鲜明、结构精悍、性能优化,以致产生完全崭新的功能和效果。
删繁就简,在发明创造过程中并不是作简单的“减法”。一般来说,要满足某种功能要求,设计结构简单的方案往往比设计复杂的方案还费心思。从这点上说,简捷是区分平庸与天才的一把标尺。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家用电器的功能不断提高与增多,这种多功能化一方面受到消费者的赞赏,另一方面也因产品结构复杂化而增加了操作使用上的难度。像家用微波炉,在80年代后,烧煮与加热合二而一,按钮多达10余个。但

删繁就简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iztre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01-2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