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通过朗读、品析唐诗,理解诗人的情感变化,感受其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教学重点:通过体会诗人的情感变化进行诗歌的朗读训练。教学难点: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赏析。教学方法:朗读、品析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引出白居易的《秋词》导入2、走近作者刘禹锡(772—840),唐代文学家。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贞元进士,曾官监察御史。永贞元年(805),与柳宗元等参与王叔文政治革新运动,失败后长期被贬在外。直到永和元年(827)回到长安,任太子宾客。他的刘禹锡的诗通俗清新,善用比兴手法,有“诗豪”之称。3、写作背景:刘禹锡在政治上主张变革,因参与王叔文集团的变革运动,失败后被贬到外地做官二十多年。敬宗宝历二年(826)冬,刘禹锡罢和州刺史后,回归洛阳,途经扬州,与罢苏州刺史也回洛阳的白居易相逢。白居易在筵席上把箸击盘,吟诗一首——《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为刘禹锡长期被贬的不幸遭遇鸣不平。刘禹锡感慨万千,写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首诗,答谢白居易。(出示《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二:释题(讲清“酬”、“初逢”、“见赠”三个词语)三:朗读诗歌多种形式练读,读准字音和停顿,读出韵律。读懂诗意1、重点词释义。2、出示大意:自己被弃置在巴山楚水这个荒凉的地方,度过了漫长的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怀念故友徒然的吟诵《思旧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沉船的旁边正有千帆驶过,病树的前头却是万木争春。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歌,暂且举杯,借这一杯美酒振奋精神吧。读懂诗情1、首联交代了什么?“凄凉地”和“弃置身”表露出诗人怎样的心情?交代:贬地之荒僻,贬时之漫长。心情: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2、颔联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描写了怎样的现状?体会作者此时此刻的心情。现状:写回乡所见,人事俱非,恍如隔世。心情:面对此景诗人百感交集,不胜感慨。3、结合标题,谈谈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