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爱情诗两首预习内容.ppt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2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爱情诗两首一、介绍作者舒婷(1952—),原名龚佩瑜,福建泉州人。1969年从厦门第一中学初中毕业到上杭县插队落户,开始写诗。1972年返回厦门,先后当过泥水工、炉前工。1979年起发表诗作,1980年调福建省文联创作室从事专业创作。诗集有《双桅船》(获第一届全国优秀新诗奖〉、《会唱歌的鸢尾花》等,另外,还与诗人顾城合出了《舒婷顾城诗选》。《致橡树》发表于1979年,是诗人的成名之作。二、分析第一部分(从开头至“不,这些都还不够”)在这里诗人用了六个否定性的比喻:一味地奉献——指攀附他人的爱情模式——没有价值的单方依恋1、绝不像凌霄花2、绝不学痴情的鸟儿3、也不止泉源4、……险峰5、……日光6、……春雨第二部分诗人在六个否定后,终于提出了自己对爱情的见解:这两句是全诗的“诗眼”,集中体现了诗人的恋爱观。诗人追求的爱情应该是双方平等,心灵相通,人格相映,互相尊重,对命运分担共享。“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第二部分描绘了理想的爱情境界:根叶的紧握、相触——写出了双方彼此默契融合;互相致意——写出了双方相互理解,有共同的心声。第二部分描绘了理想的爱情境界:“铜枝铁干”、“刀、剑、戟”的形象——写出了男性的阳刚之美;“红硕的花朵、沉重的叹息、英勇的火炬”——表现出女性的美丽与大方,温柔与热情。第二部分描绘了理想的爱情境界:不管是“寒潮、风雷、霹雳”,还是邂逅“雾霭、流岚、虹霓”——表达了分担痛苦,共享幸福。小结:这一首爱情诗,诗人笔下木棉和橡树的形象,象征了爱情的双方。诗中木棉象征一位自尊而又自强的当代女性。她所追求的,是一种双方平等、彼此人格独立、保持个人尊严的爱情。全诗就是一篇现代意义上的“爱的宣言”【匈牙利】裴多菲我原意是急流裴多菲(1823-1849)是匈牙利19世纪最伟大的诗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家。他出生于贫困的屠户家庭。15岁开始写诗,题材多取自人民生活,一生共写了八百多首诗和八篇长篇叙事诗,被喻为匈牙利的“抒情之王”。著名长诗有《使徒》《亚诺什勇士》《农村的大锤》等。他的诗歌充满革命激情,风格清新,语言通俗,富有民歌味。其作品不仅对匈牙利民族文学发展影响很大,而且在世界文学史上都留下光辉的一页。

爱情诗两首预习内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3
  • 文件大小240 KB
  • 时间2019-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