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6《黄山奇松》---教学设计陡沟中心小学周川兵二〇一四年十一月《黄山奇松》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通过朗读感悟文中新词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指导朗读,学生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教学难点:在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松的。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引入情境。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黄山被人们誉为——“天下第一奇山”,它以“四绝”闻名于世,知道是哪“四绝”吗?——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课件出示“黄山四绝”)。我们还知道,在这“四绝”中,人们最喜爱的是——黄山奇松,正如课文中说的一样,更是“情有独钟”。因为,只要你来到黄山上,你就会看到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潇洒、挺秀的奇松。(课件出示黄山奇松图片)二、激情导读,感受奇松。 1、今天这一节课呢,咱们就一起去观赏观赏黄山的奇松。(板书:)同学们,要想观赏黄山奇松,最好的地方你们知道在哪里吗?(生:玉屏楼)对,要想看松,最好的去处就是曾被著名旅行家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玉屏楼前可以看到哪些奇松呢?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待会儿告诉大家?(学生自由读) 2、同学们,在玉屏楼前,你看到了哪些奇松?生回答,教师板书: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三、精读第二自然段过渡:黄山是“无石不松,无松不奇”的,“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奇在哪里呢?自己再读一读第二自然段,体会体会(课件出示要求)(课件出示“迎客松”的图片和文字)这是什么松?(迎客松)你从什么地方体会到迎客松的“奇”?生交流。1、迎客松(学生说出书中哪幅是迎客松)瞧!这就是黄山第一大名松迎客松。请同学们结合图片,从课文中找出描写迎客松的句子。细细地品读,并体会一下迎客松奇在哪儿?句一:①“姿态优美”感受到了迎客松的美。②“枝干遒劲”借助形象理解“遒劲”,体会迎客松的雄健有力,③“饱经风霜”体会它的古老顽强的生命力。迎客松已经在高高的悬崖上生长了八百年,它会经历什么样的磨难呢?(小组讨论)是啊,岁月的流逝,自然环境的变化会给这棵八百岁的老树留下什么呢?你能想象出迎客松的枝干会是什么样的呢?(树皮变得开裂,斑驳)而它的叶是怎样的呢?(仍是那么郁郁苍苍,充满生机),体会其生命力的顽强。我们平时会用这个词来形容什么呢?(指名说:建筑、人物……)能将它用在“人”上造个句子吗?是啊!老爷爷经历了许多艰难困苦,从他的皱纹里我们可以体会到他是饱经风霜的。那你们能用“饱经风霜”这个词造句吗?(指导学生造句)迎客松的生命力是多么的顽强啊,你能通过朗读把你的体会读出来吗,(练读第一句)指名读、齐读。句二:迎客松的奇还表现在哪儿呢?(“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的欢迎宾客的到来”)①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呢?(比喻)(师:把什么比作什么?)② 从“热情的欢迎”体会迎客松非常热情”。③同学们,请伸出手臂,再看看这幅图,这从斜伸出去的枝干像不像主人的手臂啊?(像)正是因为太像了,所以它才叫作迎客松,作者的想象力真是太丰富了,但我相信我们班同学的想象力更丰富,谁能试着想象一下,迎客松斜伸着手臂,会说些什么欢迎词来欢迎宾客的到来呢?(学生热
16. 黄山奇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