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三农”工作经验材料------加快建设农牧经济产业带聚力打造现代农业产业集成区 XX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也是落实市第四次党代会确定的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市目标任务的开局之年。XX县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围绕特色农业大县建设目标,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建设XX浅山区冷凉经济产业带为核心,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循环农业,持续优化“一带四路”现代农业发展布局,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种养加一体、农林牧结合、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着力打造现代农业产业集成区。奋斗目标是:力争农业增加值增长6%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一、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冷凉经济产业带建设,开辟农业发展新路径坚持把XX浅山区冷凉经济产业带建设作为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载体,按照“三元双向”循环农业模式,大力推进农业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加快建设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做优做强中药材、马铃薯、食用菌、高原夏菜、设施果蔬、草畜等特色产业,确保以绿色有机农产品为主的特色产业面积占到总播面积的80%以上。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实施马铃薯制繁种和大蒜育繁种工程,力争种植面积分别达到10万亩、5万亩;充分发挥六坝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引领带动作用,建设日光温室物联网应用示范基地,加快推进食用菌产业园高标准大棚和科研中心全产业链建设,带动全县新建食用菌生产基地8个以上;完成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30万亩,发展特色林果5000亩以上;大力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和健康养殖,打造畜产品养殖、加工、销售全产业链,着力构建粮经饲统筹、种养加一体、农林牧结合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引导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着力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积极推行“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市场”经营模式,引导农户以土地经营权等入股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建立“自愿平等、利润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实施全省现代农业循环基地示范县建设工程,走“种—养—菌—肥”一体化现代绿色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路子,持续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二、坚持绿色有机发展方向,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厚植农业发展新优势坚定不移地把绿色有机作为全县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以扩大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为重点,加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力度,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健全完善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管,实施农产品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制度,推行农产品包装和标识管理、产品条形码制度,建立完善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努力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加快实施品牌化战略,加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力度,新认定绿色有机农产品8个以上,“三品一标”生产面积达到56万亩,着力打造“中国板蓝根之乡”“XX紫皮大蒜”“XX羊羔肉”等绿色有机农畜产品品牌,以品牌影响力带动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农业外向度。进一步完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探索开展政府购买公益性服务试点,引导各类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参与农业技术推广,着力构建以县乡农技推广机构为主导、科研院校为支撑、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广泛参与的农技服务新格局。加快实施
县“三农”工作经验材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