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考历史复习知识点总结材料(初中三年历史知识点).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3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初三年历史科中考知识点中考对历史知识的考查分为三个层次要求:识记、理解、运用。A、识记:再认、再现历史课本中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B、理解: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准确地转换表述历史知识,对有关知识作出必要性解释,揭示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已知知识进行初步的合理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C、运用:在理解的基础上应用所学的历史知识,通过初步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等思维活动,说明或解答问题。《中国历史》第三册清朝(鸦片战争前)清朝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主要措施、收复台湾和雅克萨之战(第三册P1—11)<识记>清朝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主要措施:对内:(1)西南(西藏地区):①顺治帝接见五世达赖,赐予“达赖喇嘛”的封号;②康熙帝赐予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③雍正帝时(1727年)开始设置驻藏大臣,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2)西北(新疆地区):①乾隆帝时平定回部(维吾尔族)贵族大小和卓兄弟的叛乱,设置伊犁将军,加强了对西北的管辖。②乾隆帝时(1771年)土尔扈hu特部(漠西蒙古的一支)在首领渥巴锡(民族英雄)的领导下回归祖国。对外:(3)收复台湾(东南地区):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1684年(康熙时)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4)雅克萨之战(东北地区):1685、1686年康熙帝亲征,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打败沙俄侵略者;1689年,签订了《尼布楚条约》,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广大地区,是中国的领土。(解决了中俄东段边界问题)二、清朝前期封建专制的政治(P18—21)<识记>1、康乾盛世:指康熙、雍正、乾隆统治时期。2、军机处;雍正帝时设置,标志着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3、文字狱:(历朝都有,清朝最为严重)康熙帝时的“明史案”。乾隆帝时的“胡中藻狱”(影响:这种文化专制政策,造成了社会恐怖,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三、闭关锁国政策(P15—16)<运用>1、含义:是指严格限制对外贸易,而不是完全断绝同外国的贸易往来。2、实行的原因:(1)清朝前期,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仍占主要地位,这是造成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的根本原因;(2)当时清政府担心国家的领土主权受到外国侵略,又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3、评价:闭关政策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到了一定的自卫作用。但是,当时西方国家正先后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工业革命,跨入生产力迅速发展的新时代,闭关政策使中国失掉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阻碍了手工业的进步和发展。同时,由于与世界隔绝,清政府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渐渐落伍了。因此,闭关锁国政策更大程度上导致了中国落后挨打的结果。启示:坚持改革开放,掌握对外贸易的主动权;一切从我国的实际出发,积极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等等。(只要言之有理即可)近代史(第三册)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一、林则徐与虎门销烟、(P24)《南京条约》(P31)<识记>1、林则徐与虎门销烟:清朝嘉庆时,国势开始衰落,而这时世界上资本主义国家处于上升阶段。在西方的资本主义最高。他们急需广阔的市场销售商品。但在正当的贸易中,中国是出超的。这达不到他们的目的。因此,英国开始把鸦片大量销售到中国(英国输入鸦片的目的是为了扭转贸易逆差)。鸦片的输入给中国带来深重的灾难。林则徐主张禁烟,他被派到广州禁烟后,积极采取措施,缴获大量的鸦片,并于1839年6月3日,在海滩当众销毁。史称“虎门销烟”。林则徐因此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正是他自己爱国的写照)。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成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导火线(借口)。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的大门。2、《南京条约》:(P31)是中等条约。主要内容:(1842年签订)①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1860年英国通过《天津条约》又割走了九龙司地方一区,1898年英国又强借“新界”,这样整个香港被英国占领);②赔款2100万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④协定关税(即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3、影响:中国从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重要影响)二、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P32)<理解> 1、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从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2、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其中又以前者为最主要矛盾。3、革命性质的变化:即开始了反封建反侵略的斗争,中国革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

中考历史复习知识点总结材料(初中三年历史知识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511709291
  • 文件大小288 KB
  • 时间2019-07-1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