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老张的哲学》看老舍早期生命观
庄春梅
摘要:从自身生命体验出发,思考人的生存价值,生死问题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困境。作家
老舍从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开始,掀开其国民性探讨的第一页,也初步展示了其
小说艺术的一些基本风格特点。并在其早期创作中进行了深层次的生命哲学探讨。
关键词:老舍;生命观;幽默;悲剧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所谓生命观。就是人类关于如何面对自然社会开始使用笔名“老舍”,至同年月日第卷
生命物体的一种态度。包括对人类自身生命的态第号续完。年全文由商务印书馆初版,此
度。从自身生命体验出发,思考人的生存价值,通后多次再版。
过对死的直视。来领悟生的意义,生与死的问题成在小说《老张的哲学》结尾处,老舍交代了故
为人类共同的精神困境。《老张的哲学》是老舍的事发生的整体背景: “
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他第一部以北京普通市民生华民国八九年到十一二年之间。到现在我写这个故
活为题材的作品。小说反映了世纪年代末事,一切的局面已经不是前几年的故态。”文学创
年代初中国社会的一个侧影。通过剖析人性种种优作是要把生活“剥”给人看,但首先必须有生活,
点和弱点,从此掀开了老舍关注国民性问题探讨的以及对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现象的占有与把握。在
第一页。同时,这部小说也初步显示了老舍此后创写“老张”以前。“
作同类题材作品的某些特点,在其小说创作道路上是与我年岁相同的中年人。我虽没想到去写小说,
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可是时机一到,这六年中的经验自然是极有用的。
这成全了‘老张”’⑦。老舍试图通过小说描绘刻画
一
、关于生存: “活着。要多活”出早年从事教育工作过程中社会上那些自己熟悉的
人与事。“大致的说,人与事都有个影子,而不是
,在伦敦大学东方学与我所写的完全一样。它是我记忆中的一个百货
院担任华语教员。为提高英文水平,工作之余他阅店,换了东家与字号,即使还卖那些旧货,也另经
读了大量英国文学作品。异国生活和广泛阅读向他摆列过了”③。
打开了一扇更宽广多彩的世界窗口,
文学兴趣;客居他乡的寂寞和日益浓烈的乡愁,需现代的转换之中,时代的剧烈变迁使身处其中的国
要找到适合的宣泄渠道, “小说中是些图画,记忆人命运多舛,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困境与尴尬。
中也是些图画。为什么不可以把自己的图画用文字北京的岁时风俗自然也开始呈现出两种交错的趋
画下来呢我想拿笔了”①。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 势:一方面是传统的政治制度加速衰亡,而新的政
促使老舍拿起笔开始用文艺的形式回味自己熟悉的治结构还缺乏稳定的根基,统治者对社会风俗的倡
生活,加之出国前多年从事教育工作所积累的深厚导作用日渐式微;另一方面,随着现代经济艰难地
国文功底,这就有了《老张的哲学》的诞生。向前发展,商业活动日益繁华,都市文化呈现出一
年,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在国内《小说月报》派繁荣景象。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的变化不
第卷第号开始连载。先署名舒庆春, 自号断冲刷古老的习俗,走向现代化的历史大趋势不可
.
逆转;但社会习俗、伦理道德等精神层面的传统文的那条
从《 老张的哲学》 看老舍早期生命观.pdf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