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导读教案.docx《论语》导读桃源三中高一语文组 2012/9/13教学目标:理解、运用《论语》中关于学习、从政和为人处世的名言警句,进一步培养文言阅读能力。感受孔子光辉人格魅力,提高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联系自身学习实际,体会课文丰富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教学重点:结合孔子的经历,分析《论语》一书的主要思想内涵。重点欣赏书中关于学习和为人处世等方面的片段并且尽可能背诵。教学难点:深层理解《论语》内蕴;引导学牛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教学方法诵读法。本课主要是引导学生去欣赏儒家经典著作Z—《论语》,而该经典主要是谈学习态度、方法和思想修养的,语言简练,用意深远。教师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营造背诵课文的气氛,在读中理解、领会其内涵,力争当堂熟读成诵。讨论评点法。教读木文采用评点式,就内容、写法及现实意义评点。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探究、质疑,调动学习积极性。教学时数:2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提及“朝圣”,我们自然会联想到那跪拜、跋涉着的虔诚的伊斯兰教徒向圣地麦加前行的浩荡壮观情景,还有电影《红河谷》那一老一少一步一拜朝前走令人震撼的一幕。而在我国人们也把到山东曲阜去看孔庙叫做“朝圣”,同学们知道它的缘故吗?作为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论语》(板书文题),在我国历史上影响很大,为儒家的重要经典。相传,宋朝名相赵普死后,人们在他的书籍里发现只有半部《论语》,所以世有“半部《论语》冶天下”Z说。而在国外,据美国《世界口报》报道,全美第7所孔子学院、新英格兰地区第一所孔子学院,于20日在美国麻州大学正式揭牌成立。今天,让我们走近孔子,走进《论语》,去聆听先哲的教诲。二、 孔子简介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他父亲孔纥,又名叔梁纥,曾做过卩取邑(今山东曲阜东南)宰,本身展于贵族阶级下层的“士”o他的母亲姓颜,名叫征在。孔子3岁时,父亲就死了,17岁时母亲也死了。孔子青年时,曾做过管理仓库(委吏)和管理牛羊(乘出)的小吏。后来孔子精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他生活于春秋大变革时代,他反对以政、刑來强迫人民服从。他所说的“礼”,是一种政治秩序,他所说的“仁”,是最高的道徳规范,当然,这种仁和礼是有上下、尊卑、贵贱、等级之分的。动荡不安的春秋时代,诸侯为了争霸,是讲究实力,着眼于利的,所以未能采纳孔子“仁”的政治主张,孔子也没有被重用。孔子师徒颠沛流离14年周游列国,于公元前484年(鲁哀公十一年)返回鲁国,这时孔子已是白发苍苍的68岁的老人了。但孔子用他晚年的精力,集中整理古籍一“六经”。公元前479年,孔子去世,享年72岁。三、 《论语》简介《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散文,全书总共20篇,计492节,合计12700字。计有《学而》、《为政》、《八俏》、《里仁》、《公冶长》、《雍也》、《述而》、《泰伯》、《子罕》、《乡党》、《先进》、《颜渊》、《子路》、《宪问》、《卫灵公》、《季氏》、《阳货》、《微子》、《子张》、《尧曰》。《论语》是孔子死后,弟子们把他平日的言行记录收集起来,整理编成的。其中有孔子的言论,也有弟子们的自相问答,它是儒家思想所依据的经典。四、 书名的含义《论语》的书名,最初见于《礼记•坊记》。汉朝人引用《论语》或单称《论》,或单称《语》,或者称《传》或《记》,其至不是孔子所言也称“孔子云”,“似乎可以看出,汉人把《论语》等同于《孟子》、
《论语》导读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