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县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培训班
拔罐疗法
竹溪县中医院陈建
拔罐疗法的概念
拔罐疗法
它是以特制的罐为工具,借助热力,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之吸附于腧穴或应拔部位的体表皮肤,产生刺激,使局部位的皮肤充血、瘀血,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一种中医传统治疗方法。
一、罐具种类
竹罐—优点:取材方便,制作简单,轻巧价廉,蒸煮好
用,不易破碎。
缺点:易爆裂漏气,不方便观察罐内情况。
陶罐—优点:吸力大,吸附时间长。
缺点:易爆裂漏气。
玻璃罐—优点:易清洁,美观漂亮,可观察罐内情况。
缺点:易破碎,蒸煮不好用。
橡胶罐—优点:勿需用火,避免烫伤,不易破碎。
缺点:不方便观察罐内情况。
负压罐—优点:勿需用火,避免烫伤。
缺点:成本高,易漏气。
二、拔罐方法
( 一)火罐法
1、投火法
2、闪火法
3、贴棉法
(二)水罐法
1、水煮法
2、水蒸气法
(三)抽气法
三、拔罐适应症
1、内科疾病
感冒、咳嗽、肺痈、哮喘、不寐、多寐、健忘、胃脘痛、呕吐、反胃、呃逆便痿证、郁证、淋证、癃闭、遗尿、遗精、阳痿、男性不育、阳强、风温、暑湿等。
2、外科疾病
凡痈疽初起者,如丹毒,有头疽,疖病,乳痈等。
3、骨科疾病
落枕、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肌劳损、急性腰扭伤、肩关节周围炎、颈肩纤维织炎、肱骨外上髁炎、坐骨神经痛、股外侧皮神经炎、肋软骨炎、肋间神经痛、类风湿性骨关节炎等。
4、妇科疾病 经行先期、经行后期、经行先后无定期、月经过多、月经过少、经闭、产后缺乳、产后腹痛、人工流产综合症、不孕症、产后大便困难、产后发热等。5、儿科疾病 小儿发热、小儿厌食、小儿夜啼、小儿遗尿、百日咳等。6、皮肤科疾病 缠腰火丹、斑秃、湿疹、风瘙痒、漆疮、疥疮、皮痹、白癜风等。7、五官科疾病 鼻塞、鼻渊、鼻鼽、下颌关节紊乱症。
四、拔罐禁忌症
1、破伤风、狂犬病、癫痫等不宜拔罐。
2、精神失常、精神病发作期不宜拔罐。
3、身体极度消耗者、恶病质患者不宜拔罐。
4、血小板减少症、出血性疾病、血友病、白血病等禁忌拔罐。
5、皮肤易过敏者、易起泡、发红者,不宜拔罐。
6、恶性肿瘤的中期、晚期患者,不宜拔罐。
7、患者心或肾或呼吸功能衰竭者,不宜拔罐。
8、皮肤破溃,有传染性的真菌类、病毒类皮肤病,不宜拔罐。
五、拔罐注意事项
1、起罐时,若罐吸附力过强时,切不可用力猛拔,以免擦伤皮肤。一般先用左手夹住火罐,右手拇指或食指从罐口旁边按压一下,使气体进入罐内,即可使罐内负压消失,将罐取下。
2、拔罐时要选择适当体位和肌肉丰满的部位。若体位不当、移动、肌肉瘦削、骨胳凸凹不平,毛发较多的部位均不适用。
3、拔罐时要根据所拔部位的面积木小而选择使用大小适宜的罐。在操作时在罐内闪火迅速,将罐口扣于皮肤时必须迅速,才能使罐吸拔紧,吸附有力
4、用火罐时应注意勿烫伤皮肤,若烫伤或留罐时间太长而皮肤起水泡时,小的勿需处理,仅敷以消毒纱布,防止擦破即可。若水泡较大时,用消毒针将水放出,涂以龙胆紫药水或用消毒纱布覆盖伤口,以防止伤口感染。水泡一般三到五天自然吸收。5、皮肤有过敏、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分布部位,不宜拔罐。高热抽搐者,以及孕妇的腹部、腰骶部位,不宜拔罐。6、罐口破溃,不宜使用。7、保护病人隐私及自我保护。
六、拔罐与其它疗法的联合运用
针罐疗法
药罐疗法
走罐疗法
竹溪县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培训班讲义 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