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0卷第 14期人民长江 ,
2009年 7月 Yangtze River July, 2009
文章编号:1001-4179(2009)14-0000-00
洞庭湖治理回顾
卢承志
(湖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湖南长沙 410007)
摘要:通过新中国成立以来湖南省水利部门对洞庭湖防洪除涝治理的回顾,总结了洞庭湖区在筑堤防洪、蓄洪
安全、洪道整治、长江护岸、傍山撇洪、机电排灌、城市防洪、通讯预警等方面的建设情况。经过几十年的治理,
湖区的经济社会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解放前,湖区仅有几家小型企业和一些手工作坊,今日湖区已建成
具有现代化的石油、化工、电力、纺织、造纸、卷烟生产基地,纺织、食品、造纸工业的产值分别占全省的 45%、
50%和 55%,湖区工农业总产值在建国初期仅 ,1985年超过百亿元,1999年建国 50周年之际是 1
108亿元,2007年达到 4177亿元,占全省工农业生产总值的 %。
关键词:经济社会;防洪除涝;回顾;洞庭湖治理
中图分类号:TV85 文献标识码:A
东则通江达海、西则上溯川滇,现已成为承东启西,北靠南联的
1 治理概况
现代经济发展的枢纽地带。
千古洞庭,名扬天下。洞庭湖的绮丽风光,自古许多名人写随着湖区经济的腾飞,湖区人口也由 1949年的
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和文章。宋代文人范仲淹在名作《岳人,增长至今超过千万。滨湖城市规模成倍扩大,高层建筑迅猛
阳楼记》中描绘了洞庭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崛起,道路大幅拓宽,市政建设日益完善,城市环境不断改善。
涯”的壮丽景象。洞庭湖不仅风光迷人,而且气侯温和、土地肥昔日一座座古城,如今全都换了新装。例如常德市在建国前城
沃,物产丰富,“万业农为本,民以食为天”,洞庭湖素有的“湖广区面积仅 ,人口不足 10万,工业只有几家手工业作坊。
熟,天下足”,“渔米之乡”美誉,更是经久不衰。今日洞庭,日新几十年的建设发展,2007年常德市城区范围已扩大到
月异。洞庭湖区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棉基地和工业基地, km2,城区人口已达 。市区工业总产值 374亿元,国
在湖南省乃至全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内生产总值 。20世纪 70年代过沅水还要轮渡,1986
1949年洞庭湖区粮食总产量仅 165万 t,现今,2007年湖区粮食年沅水大桥通车,90年代高速公路、长石铁路都通了常德,常德
产量达 1102万 t,增加了 ,平均每年向国家提供商品粮现已成为一个集轻纺、食品工业为主的多功能、开放型、园林化
200万 t。湖区有湖南省 1/5的耕地面积,每年生产全省 1/3的的滨湖城市,享有“酒乡、烟都、纺城”之美誉,常德城市防洪墙
粮食,棉花、麻类产量占全省 80%以上,油料、水产产量占全省的石诗长廓,已记入迪斯尼世界记录。
一半,牲猪出栏占全省 1/3。经过近 60a的建设,湖区的工业发湖区经济发展腾飞的重要基础,在于多年来以防洪为中心
展速度更是惊人。1949年湖区仅有几家小型企业和一些手工的水利建设事业的发展,这是“安民兴邦”
洞庭湖治理回顾.pdf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