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区域规划案例篇一:城市和区域规划(4000字)城市和区域规划彼得霍尔在前言中开门见山的提出,该书“首先,严格地按历史顺序描写自产业革命直到今天的有关城市和区域规划、规划哲理、技术和立法等方面问题的演变。其次,以英国的观点来撰写,为英国的读者服务”。包括7、8两个章节提到的西欧和美国的经验,也是对比英国城市和区域发展中一些突出的要点来分析,以提供借鉴意义。与很多读者一样,我认为本书作为一本探寻英国现代城市和区域规划发展历史的书籍来说意义重大,其中作者对一些问题的思考和见解也令人受益匪浅,虽然不少读者遗憾其未将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和区域规划中的实践与探索收录其中,但我认为作者的目的更在于记述和整理产业革命之后具有典型意义的英国城市和区域规划各方面的发展历史,而启发读者对于今天的城市和区域问题产生思索。通篇看来,第一章阐明了何为“规划”及介绍了规划作为一种行动的意义,跨越时间的束缚介绍了规划在城市和区域中的应用,得出“城市和区域规划是空间性或物质性的,它用一般的规划方法来编制物质环境设计”这一结论。第二章至第六章按照历史发展顺序详细的讲述了英国城市和区域规划的发展历程,先从英国早期城市发展入手,进而是早期的规划思想起源(这一章节其实是跨越英国,介绍了世界范围内的规划思想),而在这些思想和巴罗报告的影响下,设立了一系列的规划机构,并制定了相关法律,这些事件从时间上来看属于二战之间,是比较完整连贯的一个部分;第五、六章章分析战后历史,从两个层级上进行评判——国家/区域规划和城市/城市地区规划。第七、八章对比分析西欧和美国战后规划情况,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借鉴案例,但各自又有其特殊的时代及地理背景。最后一章概述了城市和区域规划方案编制的顺序,对一些重要、新的技术进行了高屋建瓴的阐述,而正如作者谦逊的提到,“它并不想和那些教科书抗衡,只是为了它们提供必要的历史概貌的介绍”,内容上来说还是侧重历史沿革对新的范式产生的影响。无论从对历史事件的叙述还是对不同阶段规划进展的评判上来说,作者严谨、理智的语言风格都十分妥帖,提供了一种可以信赖的逻辑方式,堪称典范。阅读之后,我对英国城市和区域规划思想、方法的演变有了一个比较系统的概念,也将之前很多分散学到的知识串联了起来,也有了一些自己的心得。规划不是一开始就是一个连续的、渐进式的过程——正如我们现在从事的那样,而是在与城市发展相互影响中由“蓝图”式的目标表达演化而来。因为作者主要还是站在英国城市的立场上,因此思索就从英国城市的发展展开。虽然在产业革命之前英国城市其实都是经过规划的,“至少它们现在的形式和位置是由某些统治者或商人集团有意识布置和制定的”,并且有着很深的历史内涵。英国是最早出现产业革命的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工业化和人口城市化对城市的空间结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别是煤在工业中广泛应用之后,城市无论就其分布还是自身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书中,作者提出了两个层面来观察问题,及国家/区域和区域/地方。因此从城市的角度入手,分为国家/区域中城市的活力与衰退,及区域/地方中分散与集中,梳理这一过程中规划工作是如何应对城市问题的。作为产业革命的先驱,英国城市早在19世纪开始就发生了区域分布的巨变——在工业化过程中,港口和煤田城市,以及历史上早就建立并且有了优势条件的城市迅速生长起来,“有些发展形式,即使以20世纪的标准来衡量,也是很不寻常的;那就是现在发展中国家城市常有的?雨后春笋?式的增长”。而不幸的是这些城市通常基础设施十分落后。至此区域问题仍然是隐含的,直至1929年经济危机之后,区域问题浮现出来。“区域规划”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如作者所说,“它尤其是指开发某些区域的经济规划,这些区域由于种种原因遭受严重的经济问题”。当国家从经济危机中解脱出来的时候,一些传统的工业区并没有很快的恢复过来,特别是重工业分布的城市,开始了难以控制的衰退过程。“新工业”生长起来,“并且根本不可能再向北深入到支柱工业日渐衰退的地区”,并且造成了不难预料的结果——“英格兰南部和中部地区的繁荣以及英格兰北部、威尔士和苏格兰的持续衰败,其差别日益增长”。如果通读完全书,我们可以发现,在之后漫长的几十年里,从国家/区域层面上来看,英国的区域规划一直试图并倾力扭转这一形势,试图恢复那些衰败的地区,平衡区域发展。巴罗委员会及其报告对这一问题的系统分析无疑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它把国家/区域问题和另一个问题,即大城镇集聚区的物质环境增长联系起来,并认为它们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结论十分重要,较为繁荣的地区的增长几乎全部归因于其工业的发达,而其他区域由于基础工业的持续衰退,区域经济一直在走下坡路。即把区域发展与工业发展紧密联系在了一起。这个报告直接导致了1945年《工业分布法》的颁布,使政府可以全面的控制工业的分布,来改善传统工业区的衰败问题
城市区域规划案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