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东区食品安全整顿工作自查整改情况汇报为了进一步做好我区食品安全整顿工作,积极做好迎接国家食品安全整顿工作评估考核工作,按照乌市食安办《关于进一步做好国家食品安全整顿工作评估考核迎检工作的通知》(乌食安协办[2011]1号)要求,对照《全区食品安全整顿工作评估考核细则》,米东区食安办组织各成员单位认真开展自查和整改工作。现将近期米东区食品安全专项整顿自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情况汇报如下:,城市建成区40平方千米。辖区5镇2乡6个街道办事处,84个行政村,37个居民委员会。常住人口28万人,第三产业形成了以通汇区域性综合批发市场为龙头的市场网络。其中通汇市场活畜皮毛、屠宰肉食品加工、蔬菜、汽车交易四个专业市场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年交易额达到4亿元以上。农业形成了优质米、蔬菜、食用菌和养殖业四大优势产业。米东区是新疆优质米主产区,,“米全”牌大米已获国家绿色食品认证;是乌鲁木齐市重要的“菜篮子”基地,蔬菜种植面积6万亩;是新疆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基地,食用菌栽培面积400万平方米;是新疆首府重要的肉食品供应基地,年牲畜饲养量180万头(只),肉类产量2万吨。现有国家、自治区级农业产业化企业5家。二、自查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措施食品种养殖环节工作情况。目前,米东区有1个动物防疫监督所站、1个动物疾控中心、5个乡镇兽医站。全区的牛羊猪全部实现了定点屠宰、集中检疫,我区现有生猪屠宰点1个,牛羊屠宰点5个,禽类屠宰点1个。2010年全区32个检测点共检测蔬菜、水果26496个样,%,检测牛羊猪等畜产品2444个样,%;完成水产品580个样,%,同时还完成了17个产品的无公害“三品”认证工作和1个蔬菜产地认证工作;进一步完善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资料存档工作,加强对辖区内“三品”包装、加贴标识工作。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开展主要问题:一是存在认识不足、体制不顺、力度不大、手段不强等问题,影响了整治工作及时、全面地开展,导致整治工作不到位。二是工作开展不平衡。部分乡镇的个别部门启动速度较慢,行动相对滞后,直接影响到米东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活动的整体进展。三是一些成员单位向基层延伸不够,存在上热下冷、上紧下松的问题。四是信息报送不及时等方面还要继续努力。整改措施:(一)农产品监测工作。要全面加强农业执法,重点推进各乡镇农业综合执法,加大动物防疫监督、植物检疫执法力度,强化执法能力建设,提高执法水平。加大对禁限用农药、兽药和禁用化学品清理检查力度,加强对农产品违规生产行为的检查,对质量安全问题突出地区的检查。全面加大监测力度,扩大监测品种,增加监测频次,制定并组织实施农业投入品和主要农产品残留监控计划,重点开展对主要生产基地、规模养殖场、饲料加工厂、农产品批发市场以及农业投入品的监测和监督抽查。强化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的督导检查,对于监督抽查和执法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督促相关单位或个人及时进行整改,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针对执法检查和监督抽查中发现的问题,依法进行严厉查处。严厉打击非法经营和添加有毒有害物质的行为,严厉打击非法制售假劣农资的行为,集中曝光一批违法违规企业。(二)畜禽屠宰工作。迅速彻底排查,严防瘦肉精肉品及其肉品流入市场。对排查中发现的生猪、活牛、活羊立即封存、及时销毁、禁止出境和流入市场。立即成立排查小组,彻底查清每一个养殖场、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涉案人员,所有瘦肉精的来源。对待宰动物定期进行抽查检测,做到抽样公平、结果公开、处理公开。要求每一个屠宰场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并落实到位。对待宰动物实行严格的宰前检疫,并每天抽取尿样检测,检测阳性的动物就地封存,等待监督部门处理,并做好登记台账。检疫过程中出现的病害肉严格按《动物防疫法》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做好登记台账。要求各个屠宰场对动物产品的销售去向做好统计记录。实行动物食品举报奖励制度,设立专项基金,安排专人、设立专线,接受群众举报,对于举报属实的给予奖励。监督屠宰企业做好清理消毒工作,并要求做好消毒记录。(三)奶站监管工作。1、向区农产品检测中心申请,集中采购,全区七个标准化生鲜乳收购站,全部配齐乳成分检测仪、抗菌素检测仪。2、每个季度召集奶站工作人员学习生鲜乳生产、收购、机械挤奶、储藏、运输等相关技术知识的培训工作。3、从2011年起,建立兽药,饲料添加剂、两病检测、免疫情况登记等工作。食品生产加工环节工作情况。米东区现有食品生产企业、小作坊及食品相关企业共91家,其中食品生产企业78家,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书88张,食品塑料包装企业6家,全部取得生产许可证书,小作坊7家。已对全米东区91家食品及食品相关生产企业实施动态监管,建立
米东区迎接全国食品安全整顿工作自查整改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