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体会人间真善美的情感。 2、熟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认识10个生字。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1、导言:先请大家欣赏一段钢琴曲《致爱丽丝》。你们知道这首曲子的作者是谁吗?(板书:贝多芬)二、自读自悟。 1、初读后感知,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可以提出一些需要理解的词语,如:“匆匆、唯一”等。也可以说说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如贝多芬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遇到了谁,发生了一件什么事?他是怎样创作的?“贝多芬被这一切感动了”指的是什么?等等。 2、合作读文,质疑解惑。(1)小组学习,理解雷德尔老爹是怎样实现自己的愿望的。(2)思考:如果你就是雷德尔老爹或爱丽丝,此时此刻你会想到什么? (3)说说你最喜欢课文中出现的哪个人物?画出课文中表现他品质的话读一读,从中受到感染与熏陶。引导学生选择不同人物来说,从而体会文中3个人物各自的美好心灵。(4)有感情地朗读。人物这样善良,乐曲如此优美,相信每一个人都已被这充满爱心的故事深深打动。怎样才能把你此时此刻的感情表达出来呢? ①自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②指名读。(5)在今天的《快乐读书屋》中你感到快乐吗?说说你有哪些收获。可以说说通过学习课文明白了什么道理,可以背背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也可以谈谈自己对贝多芬及他的作品的认识。(6)认识汉字。出示本课要认的字,看学生是否能准确的认读。对记得不准的字,通过多种形式地坊来强化记忆。三、扩展阅读。四、课堂总结:谈谈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 五、作业:1、选择正确读音2、比一比,再组词。选做题:板书:贝多芬遇到伤心的爱丽丝贝多芬和《致爱丽丝》爱丽丝讲述了一个伤感的故事贝多芬是老人实现了愿望反思:学生为贝多芬优美的乐曲所陶醉的时候,我话锋一转:贝多芬这样投入、这样动情地演奏却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在处理这部分内容时,我抓住“旁若无人”一词,使学生体会伯爵的傲慢无理以及贝多芬的倔强性格;抓住“怒不可遏”一词,体会贝多芬的忍无可忍以及他所表现出来的高傲和自尊。这时不用教师多讲,学生自然而然地就能有感情地读出贝多芬说的话。
贝多芬和《致爱丽丝》 (3)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