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桃花源记练习题.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2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桃花源记》练习题
练习题一
(一)阅读“林尽水源,……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

(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   (2)咸来问讯。咸:   (3)不足为外人道也   为:
 
,渔人说了些什么?桃源人为什么“叹惋”?
 
(二)阅读“见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

(1)便要还家    要:         (2)率妻子邑子来此绝境绝境:
 

⑴乃不知有汉乃:                         ⑵余人各复延至其家余:

 
(三) “晋太元中,……欲穷其林。”“林尽水源,……并怡然自乐。”
 
⒈解释加点词:⑴武陵人捕鱼为业⑵缘溪行⑶渔人甚异之⑷欲穷其林
⑸屋舍俨然俨然: ⑹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⒉解释加点词:(一词多义)
⑴①初极狭,才通人通: ②阡陌交通通:
⑵①屋舍俨然舍:            ②便舍船舍:
⑶①中无杂树中:         ②晋太元中中:         ③其中往来种作中:
 
⒊概括这两段文中的两个成语:______、________。
 
⒋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义。
⑴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古义: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
⑵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古义: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
 
(四)“见渔人,乃大惊,……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⒈解释加点词
⑴①寻向所志志: ②处处志之志:
⑵①寻向所志    寻:                ②寻病终寻:
⑶①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延:        ②延颈而鸣,舒翼而舞延:
 
⒉文章结尾写刘子骥寻访桃花源“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后人据此概括出一个成语:________,出自于本文且借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美好的境界的一个成语是___。
 
⒊渔人临走时,桃源人叮嘱说“不足为外人道也”,其用意是什么?
 
⒋在现代生活中,有人对自己周围发生的事情茫然不知,他的朋友说:“你‘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竟成了桃花源中人了。”这个人说的话意思是什么?用简洁的话来回答。
 
⒌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义。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古义:_____ 今义:______。
绝境:古义:_____ 今义:______。
 
⒍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练习题二

:
 
:
 
:
 
:
 
:
 
:
 
: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相似的句子: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有“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之句,本文中与其意思相似的句子:
 
、神态的句子:
 

?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你认为桃源中的人为什么“叹惋”?
 
 
,你是喜欢桃花源,还是喜欢当今社会,为什么?
 

 
“不足为外人道也”?
 
“处处志之“,而后来“寻向所志”时,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什么?
 
,反映了他怎样的理想?
 

 
,你认为作者追求的是怎样的生活?
 
“桃花源式”的理想?
 
1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一句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何作用?
 
?他们后来都没有找到桃花源的原因又是什么?
 
,这种美好理想是从哪些具体描写中体现出来的?
 
“高尚”的人士,都无法找到进入桃花源的路?
 
15.“桃花源”是陶渊明虚构的理想境界,既然是不存在的,作

桃花源记练习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hangbing32159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