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更大的数》教学设计安徽省舒城县韩湾小学张勇老师教材分析本节课是进一步认识更大的数,了解十进制数位顺序表,进一步感受大数的意义。教科书提出了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通过认识生活中比十万更大的数,感受认识大数的意义和必要性;第二个问题是在计数器上用迁移的方法认识比十万更大的计数单位及数位;第三个问题是拓展整数数位顺序表,认识数级(个级、万级和亿级)。教材中结合生活情境,感受大数的实际意义。教科书呈现了三个生活实例,启发学生从多角度感受生活中的大数,以人的头发根数(大约十二万根)、月球到地球的平均距离(大约三十八万四千千米)、世界人口总数(大约六十九亿)为数据素材,分别从日常生活、自然科学、社会发展三个角度丰富对大数的感知,感受到更大的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激发学习动机。在感知更大的数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更大的计数单位,掌握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掌握“满十进1”的原则,借助计数器进行计数推理,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及其之间的关系,从而进一步认识十进制。引导学生按照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整理数位顺序,了解我国对自然数的计数习惯(四位一级),并尝试着进行归纳与概括。在获得“个级”“万级”问题的基础上,类推出亿级的计数单位,把前面所学的知识进行排序,进一步明确计数单位、数位、数级的意义及其关系,形成我国的四位一级的计数方法,形成十进制计数系统。利用数位顺序表,学生就能说出更大的数的组成,简捷、抽象的自然数概念就逐步建立起来了。同时,整数数位顺序表也是后续学习大数读写的重要抓手。因此,学生应该牢固地掌握数位顺序表。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在现实情境中认识比十万更大的数,进一步感受大数的意义,体会大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过程与方法】,知道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体会十进位值制计数法。,能说出各数的名称,理解各数位上的数字所表示的意义;了解个级数(万以内的数)、万级数、亿级数具有同样的特征,培养归纳概括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促进学生达到自我评价,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认真学习的习惯。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明确数位与计数单位之间的对应关系,知道相邻的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了解数级的划分。【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数级、计数单位及其数位,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和十进制计数法。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情境导入。,并展示生活中的多位数。(1)故宫占地720000平方米;(2)2003年已有112000000平方米的“都市森林”环绕北京城;(3)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在奥运会期间可容纳100000人;(4)国家大剧院“蛋壳”。:看完这些图片后,你有哪些感受?与大家交流。:认识更大的数【设计意图】:情境导入新课,新颖又贴近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浓厚的情境中愉悦地展开学习,自然地进入学习主题。再加上图片情境,更加了解生活中较大数的应用的广泛,从而引出认识较大的数,也体现了认识较大数的重要性,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二、“百万”“千万”“亿”等更大的计数单位。(1)课件出示三幅情境图,认识生活中的大数。(2)讨论:你从这三幅情境图中获
【教学设计】《认识更大的数》(数学北师大四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