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二导学案20.docx课题: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导学内容性记个笔【学习目标】1、 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2、 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学习重点难点】重点:新经济政策实施的意义;2()世纪一=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难点: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评价;新经济政策为什么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对“斯大林模式”利弊的分析及其评价。【学习方法】动脑试着对比两大政策的主要内容,加深对这两个知识点的理解【知识链接】斯大林模式:一种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它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即通过国家权力,全面干预和管理国民经济各部门,通过指令性计划集中进行资源配置,进行社会生产活动。具体表现为经济运行排斥市场和价值规律;政府通过计划确定全社会的产、供、销和企业的人、财、物等。【学习过程】(一)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背景和目的(1) 背景:艰苦的国内战争:①政治匕 勢力的反扑和扼杀。②经济卜-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准备进行 ,但极度困难,特别粮食严重短缺。(2) 目的:集中全国的物力和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后来又想以此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内容和特征(1) 内容:①农业:实行 ;②工业:大中小企业全部实行 ;③贸易:取消 ;④分配:实行 。(2) 特征:兼有战时和 的两种特色,背离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结果:粉碎了国内外敌势力发动的三次大规模武装干涉,取得了 的胜利。(二) (1) 国内战争结束后,继续执行“—”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2) 1921年2月,苏俄一个海军基地发生兵变,引起 等人的高度重视,决定调整政策。使用说明:第一步,根据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学习方法、知识链接等的提示,自主阅读教材,找出每段的中心并标记有效信息;第二步,完成独立自学部分;第三步,思考并交流“合作探究”部分;第四步,将自己的问题在“个性笔记”部分记录下来。:苏联成立:的领导地位逐步确立。(1)工业建设:优先,由农业和轻工业为重工业提供资金。(2)经济体制:实行,实行高度集中的 。(3)农业建设:推行运动。,首先略读教材,熟悉本课的主要版块。然后精读教材内容,包括“学思之窗”、“历史纵横”。这期间恰当使用双色笔,在书上相应位置做好标记。然后关上教材,独立完成知识的梳理。并写下你的疑惑。时量:20分钟试试就能行!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1)农业:以 代替余粮收集制,规定农民在交纳 后,剩下的粮食由自己支配。(2) 工业:解除对大部分小型企业和部分中型企业的 ;允许私人开办小型企业;国家暂时无力开发的,政府以 的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3) 贸易:恢复 和商品交换。(4) 分配:废除 o结果: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有利于 o到 年,苏俄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基本完成。(三)“斯大林模式”(D成就:①它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 和新型的 o②在这一模式下,国家可以按照统一计划调配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在较短的时间里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通过实施两个五年计划,苏联迅速实现了 o到1937年,苏联的工业产量已居欧洲第 位、世界第 位。③苏联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也为后来 的胜
高一历史必修二导学案20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