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和新词。会用常用词语说、写句子。2、正确理解句子意思,理解句子内容。教育学生平时要关心老人。3、能正确地、流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和默写课文。教学重点:学会生字和新词,正确理解句子意思。教学难点:理解句子意思和课文内容。教学时数:4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前两天我们学习了《水仙花》,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十八课《小喇叭》。二、学习生字词1、读课文,找出生字词。2、板书生字词:喇叭牵牛花花骨朵篱笆姑娘邻居温暖银丝般3、打指语,教学读音。4、指导书写:特别注意“喇”“骨”“篱”“邻”等容易写错的字。5、结合句子讲解词义。小喇叭:原指一种乐器,在课文中不是指真的喇叭。花骨朵:可以让学生看实物理解词义。银丝般:像银丝一样。6、教学组词:喇(喇叭)牵(牵牛花)骨(花骨朵)篱(篱笆)笆(篱笆)姑(姑娘)邻(邻居)居(邻居)温(温暖)丝(银丝)般(一般)7、读词语,进一步理解词义。三、练习1、读课文。2、抄写生字,并给生字组词。四、作业预习课文,熟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给下面的字组词:喇()牵()骨()篱()笆()姑()邻()居()温()丝()般()二、讲读课文1、教学第一自然段:(1)读第一自然段。(2)第一自然段写:早晨,牵牛花把花骨朵送过了篱笆(送到了老奶奶的家)。2、教学第二自然段:(1)读课文第二自然段。(2)引导学生对照图,理解课文内容。(3)总结第二自然段写了什么?写种花的小姑娘走进老奶奶家。3、第三自然段:(1)设问:小姑娘走进老奶奶家做什么呢?过渡到第三自然段。(2)齐读第三自然段。(3)对照图理解课文意思。(4)总结段意:小姑娘扶着老奶奶坐在篱笆下,给老奶奶讲故事,老奶奶高兴地笑了。4、讲读第四自然段:(1)读课文第四自然段。(2)理解课文意思,总结段意:篱笆上的牵牛花看见了(小姑娘关心老奶奶,老奶奶生活得很幸福),花骨朵变成了小喇叭(笑了)。5、齐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意思。三、巩固练习指名学生说说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四、课堂小结议一议课文中小姑娘的行为,讨论一下我们应该怎么做。五、作业练习看图复述课文内容。第三课时一、复习检查指名学生看图复述课文内容。二、指导朗读1、教师示范读课文。2、让学生齐读课文,注意句子间的停顿。3、指名学生读课文,教师个别指导。4、分组朗读课文。三、体会课文的内在联系1、指名学生说说第二、三自然段的意思。第二、三自然段写小姑娘关心老奶奶,把温暖送给老奶奶。2、第一、四自然段写牵牛花和阳光把温暖送给老奶奶,把赞扬送给小姑娘。3、这篇课文生动形象地赞扬了小姑娘关心邻居老奶奶的好品质。4、教育学生要向课文中的小姑娘学习,学习她关心他人的好品质。四、作业1、预习课后练习。2、朗读课文,背默课文。第四课时一、检查学生背诵课文的情况。二、读拼音,打指语,写句子。1、出示习题(见书本)。2、领学生读拼音,打指语。3、让学生独立写句子。4、校对批改。5、读句子,理解句意。三、读一读,把能搭配在一起的词语用线连起来。1、出示习题:走进篱笆送过书本打开家扶着白发照着书包背着老奶奶2、讲解题意。3、教师举例:走进——家4、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校对。四、把括号中的词语加到句子中去。1、出示习题:小姑娘背着书包,走进家。(老奶奶的种花的邻居那位)阳光照着白发。(老奶奶温暖的银丝般的)2、讲解题意。3、举例帮助学
18 小喇叭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