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1中国内衣发展史.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古代内衣较早的称谓是“亵衣”。“亵”意为“轻簿、不庄重”,可见古人对内衣的心态。中国内衣的历史源远流长,以下所诉的内衣历史线索是从汉朝开始的。   汉:抱腹、心衣“心衣”的基础是“袍腹”,“抱腹”上端不用细带子而用"钩肩”及”裆”就成为“心衣”。两者的共同点是背部袒露无后片。平织绢是汉朝常用的内衣面料,其上多用各色丝线绣出花纹图案(称彩绣),图案多以“爱情”为主题,在当时用素色面料来制作内衣的情况是不多的。魏晋:(十六国):两当“两当”与“抱腹”、“心衣”的区别在于它有后片,“既可当胸又可当背”。材质多为手感厚实、色彩丰富的织锦,双层,内有衬棉。“两当”最初是北方游牧民族的服饰,后传人中原,属异族文化。唐代:诃子唐代以前的内衣肩部都缀有带子,到了唐代,出现了一种无带的内衣,称为“诃子”。这也是其外衣的形制特点所决定的:唐代的女子喜穿“半露胸式裙装”,她们将裙子高束在胸际然后在胸下部系一阔带,两肩。上胸及后背袒露,外披透明罗纱,内衣若隐若现,因而内衣面料考究,色彩缤纷,与今天所倡异的“内衣外穿”颇为相似。为配合这样的穿着习惯,内衣需为无带的。“诃子”常用的面料为:“织成”,挺括略有弹性,手感厚实。穿时在胸下扎束两根带子即可,“织成”保证“诃子”胸上部分达到挺立的效果。宋代:抹胸“抹胸”穿着后“上可覆乳下可遮肚”,整个胸腹全被掩住,因而又称“抹肚”。用纽扣或带子系结。平常人家多用棉制品,俗称土布,贵族人家用丝质品并在其上绣以花卉。单的夹的,形式不一。元代:合欢襟“合欢襟”由后向前系束是其主要特点。穿时由后及前,在胸前用一排扣子系合,或用绳带等系束。合欢襟的面料用织锦的居多,图案为四方连续。明代:主腰“主腰”

1中国内衣发展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rp539606
  • 文件大小54 KB
  • 时间2019-07-2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