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集中供热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阿拉山口市规划建设交通环保局二○,口岸城市的东城区,东至八字湖路,西至艾比湖路,北起沿湖路,南至南环路,(,,)。目前“综保区”内已建成海关卡口、查验区、监管围网、巡关环道等海关监管设施;在“综保区”西部布局有油气换装区、危险品换装区和集装箱换装区三大铁路货物换装区,并分别建有6条、2条和7条铁路换装专用线;此外,“综保区”内已形成东环路和巡关环道为主框架的交通路网。目前,阿拉山口地平线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已入驻“综保区”。目前“综保区”内无大型热源,而整个阿拉山口市市区目前仅有一家较大规模的供热企业(仁和热力公司)。截止2011年底仁和热力公司的实际供热面积为65万m2,其中未节能建筑供热面积58万m2,新建节能建筑7万m2。(目前阿拉山口市3×70MW集中供热工程正在环评阶段,项目建成后将取代市区现有仁和热力公司)。市区与综保区中间相隔的铁路作业区为规划新区,区域内无集中供热设施。市区现有热源(仁和热力公司),且中间有铁路作业区相隔,无法满足综合保税区供热需求。因此搞好“综保区”的集中供热工程对保护区域环境,减少污染,改善大气环境质量,进一步完善区域基础设施,为“综保区”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有着重要的意义。另外发展集中供热事业也是国家大力推广的,是符合国家有关能源和环保政策的。为保证“综保区”的顺利发展,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关键。供暖设施在寒冷地区与“衣食住行”一样是居民的基本生存条件,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是引起城市居民关注的大事。实行城区内能源的统一供给是合理利用能源、减少消耗,优化资源配置的需要。采用集中供热的方式供热,具有节约能源,改善环境,提高供热质量的综合效益,并且能够节约运行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其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也十分明显。因此,本项目建设是完善区域设施建设,优化资源配置的需要。①厂区均布置有输煤廊、除渣廊、出渣间、除尘间、引风机、烟囱(60m)。热源站设备主要有:1×29MW+1×46MW高温热水锅炉及配套设施。热源站占地24000m2,。锅炉供水温度130℃,回水温度70℃。②新建换热站4座,主要设备有板式换热器、循环水泵、补水泵、全自动软水器、软化水箱、除污器等。③新建一级管网总长度6330m,管道布设在非机动车道下。热水生产工艺流程:原煤由汽车运至热源站,经计量后进入煤场卸煤,由桥式吊车经格栅至上煤至受煤斗、振动给煤机、经斗式提升机提升、悬挂式电磁除铁器除铁,到水平输煤皮带机,送至炉前煤斗,落入炉排燃烧,加热经软化后的水,生产出热水经管网送至换热站,再送至用户;产生的烟气经静电除尘器加双碱法脱硫系统处理后经60m高烟囱排空;产生的灰渣进入除渣系统处理。本项目实施后供暖面积达160万m2。阿拉山口采暖期180天,耗煤69336t/a。。本项目劳动定员50人。,其中环保投资570万元,%。。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修正)》本工程属于“第一类鼓励类——二十二、城市基础设施——”,属于国家鼓励类项目。本项目热源选址占地类型属于规划的建设用地。项目位于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城市总体规划划定的空间管制区适建区内。场地内无既有建筑,比邻规划道路,附近已有供水管网可提供用水,可接入市政排水管线,交通运输方便,位于城市东侧下风口处,适合烟尘扩散,规划水电均满足工艺需求,本项目的选址基本符合城市发展的用地规划。本项目建设与《阿拉山口口岸总体规划修编(2008-2030)》及《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城市总体规划》中对热源、换热站、热力管网的规划基本相符合;项目采取切实可行的环保治理措施,能够做到污染物达标排放,能够满足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的环境功能区划的要求。(1)自然环境概况阿拉山口市位于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东北角,地理位置为东经82°47′~82°42′,北纬45°02′~45°12′。市辖区面积305km2,城市规划面积27km2。市东邻塔城地区托里县,南依艾比湖,西接博乐市,北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塔尔迪库尔干州毗邻。拟选热源站厂址位于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南侧产业配套区内,西侧紧邻八字湖路,项目西北距阿拉山口市
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集中供热工程项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