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系统基础(Draft3)目录第一章 绪论(4学时) 1第一节 GIS的基本概念 信息与地理信息 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 3第二节 GIS的构成 硬件系统 软件系统 地理空间数据 系统开发、管理与使用人员 10第三节 GIS的基本功能 数据采集与编辑 数据存储与管理 数据处理与变换 空间查询和分析 数据显示与输出 11第四节 GIS的应用 测绘与地图制图 资源管理 城乡规划 灾害监测 环境保护 国防 宏观决策支持 13第五节 GIS与相关学科、技术的关系 13第六节 GIS的发展概况 国际发展状况 国内发展状况 GIS发展动态 18第七节 GIS著名学术组织机构与刊物 GIS著名学术组织与机构 主要GIS学术刊物 22第二章 地理空间与空间数据基础(4学时) 23第一节 地理空间 地理空间的定义 地理空间的数学构建 地理空间坐标系的建立 地理空间的距离度量 26第二节 地理空间的表达 矢量表达法 栅格表达法 三角形不规则网(TIN)表达法 地理空间表达方式的比较 地理空间表达方式的选择 33第三节 地理空间的拓扑 拓扑变量与不变量 空间关系 拓扑关系的表达 40第四节 空间数据质量 空间数据质量的概念 空间数据质量标准 空间数据质量问题的来源 常见空间数据源的误差分析 空间数据质量控制 51第五节 空间数据的元数据 元数据概念与分类 空间数据元数据的概念和标准 空间数据元数据的获取 空间数据元数据的应用 59第三章 空间数据模型与数据结构(6学时) 61第一节 空间数据模型 GIS空间数据模型的概念与分类 基于场的栅格模型 基于要素的矢量模型 网络模型 69第二节 栅格数据结构 简单栅格数据结构 栅格数据的压缩编码方式 72第三节 矢量数据结构 实体式 索引式 双重独立式 链状双重独立式 矢量、栅格数据结构的比较 85第四节 矢量栅格一体化数据结构 矢栅一体化的概念 三个约定和细分格网法 矢栅一体化数据结构的设计 88第五节 矢量栅格数据结构的转换 矢量数据结构向栅格数据结构的转换 栅格数据结构向矢量数据结构的转换 94第四章 空间数据库(6学时) 98第一节 数据库概述 数据库定义 数据库的主要特征 数据库的系统结构 数据组织层次 数据间的逻辑关系 101第二节 传统数据库系统的数据模型 层次模型 网状模型 关系模型 103第三节 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 空间数据的特征 传统DBMS存储空间数据存在的问题 面向对象数据模型 面向对象的地理数据模型 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其特征 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的实现方式 118第四节 空间数据的存储管理方式 基于文件管理的方式 文件与关系数据库混合管理系统 全关系型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 对象--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 面向对象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 122第五节 Geodatabase数据模型 CAD数据模型 Coverage数据模型(地理相关模型) GeoDatabase数据模型 131第六节 空间索引 空间数据索引结构的分类 几类有代表性的空间索引 143第五章 空间数据采集与处理(7学时) 150第一节 空间数据的来源 地图 遥感影像数据 统计数据 实测数据 数字数据 各种文字报告和立法文件 151第二节 空间数据采集 现有地形图数字化 属性数据的采集 153第三节 空间数据的坐标变换 几何纠正 投影变换 155第四节
地理信息系统基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