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我们生于此≈
——阿姜查·波提央尊者
阿姜查·波提央尊者
我是谁?
我为什么在这里?
问问自己,我为什么会出生。为何我们生于此?
这次的雨期安居我没什么体力,身体不适,所以就来到山上呼吸一些新鲜空气。人们来拜访我,我却不能像以往那样地接待他们,我的声音几乎快没了,气也快尽了,现在还能有这个身体坐在这里给大家看,可算是一种恩赐了。它本身就是一种恩赐,很快地你们就看不到它了,气将尽,声音将逝,它们将逐渐衰退而离去。
它们是如何衰退的呢?想想一块冰块,原先它单纯地只是水,将水冰冻起来之后就结成冰块,但过不了多久它就溶化了。拿块大冰块,估计约像这儿的录音机一样大,然后将它留置在太阳底下,你可以看到它是如何地消耗,和这身体几乎一样,渐渐地分解,不到多少时间,所剩下的就只是一滩水了。这就是所谓的变坏灭尽,一切组合而成的事物之衰败与溶解。长久以来,甚至打一开始就已经如此了,当我们出生时,就带着这种天生的性质来到世间,无法避免,一出生我们便带着老、病、死而来。所有坐在这个大厅里的人,不论比丘、沙弥、在家男女,毫无例外的,都是“待溶化的一块”,现在它还很坚实,就像这块冰一样,它像水般地开始,变成冰有一段的时间,而后又溶化了。你能在自己身上看到这种衰退的现象吗?看看这个身体吧,它每天都在老化,头发在老化,指甲在老化,一切都在老化。
你以前并不像这样子的,是吗?大概比现在小多了,而今已长大且成熟了。随着自然的法则,从现在起你会衰退,身体就像这冰块一般地消耗,很快地就像这块冰一样完全消失。一切的身体都由地、水、火、风四大元素所组成,一具身躯由地、水、火、风聚合,我们称为一个人。本来很难说你能称它是什么,但现在我们称它为“人”,我们被它所迷惑,说那是男性、女性,给它取名字,先生、太太等等,如此一来我们能更易于互相辨认,但实际上并没有任何人的存在,存在的只是“地”、“水”、“火”、“风”,当它们聚合成这种为人所知的形体时,我们称此结果为“人”。现在不要对它过度兴奋,如果你真的洞察它,那是没有任何“人”存在的。
身体里肉、皮、骨等等坚硬的部份称为地大,身体流动的部份称为水大,身体里温暖的机能称为火大,当风在体内流动时就称作风大。在巴蓬寺,我们有一个既不是男也不是女的身体,那是挂在正厅的骷髅,看上去你无法觉知它是一个男人或是一个女人。人们互问那是男的还是女的,而最后所能做的也只是茫然地看着对方,它只是一具骷髅,所有的皮、肉都没有了。
人们对这些事情都很无知,有些人到了巴蓬寺,当他们走进正厅时,看到那具骷髅就立刻跑了出来。他们不忍卒睹,他们害怕,害怕这具骷髅。我想这些人大概从来没有看过他们自己吧,怕这具骷髅,他们不思索骷髅的意义。要到寺院里来,他们得坐车或走路,如果他们没有骨头,他们会变成什么样子呢?他们还能像那样走吗?然而他们坐车到巴蓬寺,走进正厅,看到骷髅就直奔出来。以前他们不曾看过这种东西,他们生来就有然而却不曾看过,现在有机会看到真是幸运非常,即使是年纪大的人看了也都害怕。干嘛小题大做呢?这表示他们对自己完全陌生,并没有真正地了解自己,也许他们回到家之后,三、四天仍然无法入眠,然而他们却一直都和骷髅睡在一起的呢,穿衣在一起,吃饭在一起,做任何事都和它在一起,但是他们竟然会害怕,这表示人们对自己有多么陌生,多可怜啊。他们总是朝外看,看树、看别人、看外在的对象,说“这个是大的”、“那个是小的”、“这是短的”、“那是长的”,他们忙于看其他的东西,而从没看到他们自己。老实说,人们真的很可怜,他们没有皈依处。
在出家仪式中,要出家的人必须学习五个基本的禅坐主题,即头发、体毛、指甲、牙齿、皮肤。有些学生和受过教育的人,当他们读到出家仪式中的这一部份时,会暗自笑道:“法师到底要教我们什么呢?竟然教我们长久以来就拥有的东西,他没有必要教我们这些东西,我们早已知道了,为什么还要费神地来教我们一些我们已经知道的东西呢?”愚人就是如此,他们认为他们已经看见头发了,但我告诉他们,当我说“看见头发”的时候,我所指的是去看见它的真实面目。看见体毛的真实面目,看见指甲、牙齿、皮肤的真实面目,这就是我所谓的“看见”,并不是很表面地看见,而是依循真实来看的。如果我们能看见事物的真实面目,就不会受那么多苦了,头发、指甲、牙齿、皮肤,什么是它们真实的样子?它们漂亮吗?它们干净吗?它们有没有真正的实体呢?它们是稳固的吗?不,它们什么也没有,它们并不漂亮,但我们却这么想,他们并不是实体,但我们却认为它们是。
头发、指甲、牙齿、皮肤,人们真的对这些着了迷。佛陀设立这些东西作为禅修主题,教我们要去了解这些东西,它们是易变的、不完美的、无主的,它们不是“我”或“他们”。我们与生俱来就有这些东西,且被它们所惑,但实际上它们是污秽的,假如我们一个星期没有洗澡,我们能忍受
为何我们生于此——阿姜查·波提央 尊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