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学活动
计算机13班团支部
关注党团建设, 关注社会民生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胡锦涛主席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节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次发表重要论述,阐明自己的“民生观”,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意义,提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民生工作的着力点,将广大人民群众凝聚到追求幸福中国的目标上来。
“一切工作出发点、落脚点都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
“要完善制度、改进工作,推动养老事业多元化、多样化发展,让所有老年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
“让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就业问题根本要靠发展。”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站只有新起点”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各项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努力把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建设办成一项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德政工程。”
图为:2015年6月16日下午在遵义县枫香镇花茂村视察现代高效农业智能温控大棚
要有坚持不懈的韧劲,一件接着一件办,不要贪多嚼不烂,不要狗熊掰棒子,眼大肚子小。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不能虎头蛇尾。我们要一诺千金,说到就要做到。务求扎实,开空头支票不行,要同经济发展阶段相匹配,既要积极作为,又要量力而为。
图为:2015年7月16日至18日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市东城镇光东村农户家中同村民们亲切交谈。
民生问题具体内容
简单的说,就是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最主要表现在吃穿住行、养老就医子女教育等生活必需上面。民生问题也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同党的性质、宗旨和目标一脉相承。教育是民生之基,就业是民生之本,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安全网。这四大问题都是民生的基本问题。
民生问题包括由低到高、呈现出一种递进状态的三个
层面上的具体内容。
第一:主要是指民众基本生计状态的底线。
第二:主要是指民众基本的发展机会和发展能力。
第三:主要是指民众基本生存线以上的社会福利状况。
改善民生问题实际上有一个规律,这就是:从现实和操作逻辑看,民生问题上述三个层面上的内容具有一种逐层递进的关系,即:前一层面内容的基本实现是后一层面内容实施的前提条件,当前一层面内容基本实现之后,应当顺理成章地开始后一层面内容的努力。这个顺序千万不能倒过来。
民生建设意义
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保障公民基本权利,提高生活水平,重点关心弱势群体,采取的一系列积极政策举措。确保困难群体“老有所养,衣食无忧”,是和谐社会的基础。确保人民群众“病有所医”,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决了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就学问题。促进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确保城乡孩子“学有所教”,教育是民生之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双学活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