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报告(3)。2012年7月24---29日,我参加了县教育局组织的xxx县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班外出考察学习活动。用了一周的时间,到了革命圣地延安、西安的三处小学考察学习,实地察看并听取讲解和介绍,受益匪浅。经过考察校园文化建设、交流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教育科研成果、特色课程开放、素质教育的不同形式,学习了管理的经验,开阔了办学的眼界,提高了认识,明确了方向,提高了管理学校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对下一步的工作有了一个很好的本次外出参观学习如一场春雨,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着滋润着我们的心田。在延安先后参观了枣园、杨家岭领袖故居,宝塔山、革命纪念馆、七大会址等地,身临其境的触摸和感受带来的是心灵的荡涤与净化。延安所保留的战争年代我们党的领导人的故居等革命文物,就像断带的岩层昭示着中载着曾经逝去的战争岁月。参观革命旧址,在追忆着战争年代峥嵘岁月的同时,感受着光荣的传统和历久弥新的延安精神。在红色之旅中,使自己的思想再补了一堂党课,精神又受到了一次洗礼,并对延安和延安精神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西安尤其是西安市大雁塔小学、翠华路小学的良好育人环境创设、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学校特色让我印象深刻,感触颇多,为下一阶段我们牛村中心小学如何更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指明了方向。一、几点感悟体会:1、改革与创新是学校的生存之道。因为“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是学校永恒的教育价值,所以,改革与创新永远是学校的主题词。知识不仅仅来源于课本,教学不仅仅发生于教室,能力不仅仅来自于读书,情感发展不仅仅得益于校园,„„多种生活课为学生的多样化发展开辟了一个新天地。改革、选择带来的多样性、自由性、个性化冲击了传统教育整齐划一、批量生产的模式和理念。对于学生来说,拥有自主发展的空间和权利之后,最重要的任务依然是学会选择。作为校长应该由“政策执行者”转变为“学校发展的总体设计师”,首先要想的是办怎样的学校,怎样办学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省市县三级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为我们学校新形势下如何有效实施素质教育指明了方向,提出了具体目标,在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教育的今天,学校必须要有发展的长远规划,要有实现规划的具体措施。我校经过研究探索,2011年,制定了学校十二五发展的总体规划。确立了“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基,为教师的成功人生搭台,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的办学宗旨和“全面发展,全员发展,个性发展,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提出了“五年内实现“一流的管理水平、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教学设备、一流的教育质量”的办学目标。同时,提出了“用心做事、踏实做人”的校训和“文明、和谐、求真、创新”的校风;把“和谐施教、悉心育人”和“博学、善思、勤问、实践”做为教风和学风。全校师生人人熟知,人人遵循,人人努力,使其成为一种内隐的文化激励每一个明仁人。2、优秀与卓越是学校的发展之道。人的心理深层有种被同类认知的赞同感,那就是每个人都渴望优秀与卓越。因此优秀与卓越是学生主体性发展能力的选择。是教师自主型专业发展能力的选择。是学校管理民主制度与文化的选择。在实践中首先要认真分析校情和师资队伍,找准突破口,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校长要全方位地调动学校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使创建特色学校这一目标成为学校全体成员的自觉行动,从而使创建特色学校的改革目标和基本要求扩展到学校教育的各学科工作的各个方面。在特色学校建设中,常规管理要到位,教学质量要稳定,这是前提条件。3、教师的敬业与精业是学校的精神支柱。学校是教师专业成长的空间,施展才华的舞台和幸福生活的家园。老师的敬业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保证。老师的精业是知识专业化的需求,也是学生积累知识和未来生活实践的重要保证。4、制度与民主的和谐是学校管理的精髓。制度与民主是学校管理的一种选择,也是学校发展的一个选择,这个选择是正确而有效的,因为既选择了民主,又选择了制度。民主,是学校长盛不衰的鲜活血源;而制度是学校有序发展的保证。5、尊重与理解、对话与交流是学校人际关系的准则。尊重和理解是我们的教育文化。“尊重与理解”的力量是巨大的,它使师生关系饱含着爱和宽容,走向了民主与平等;它使学校、家长、学生各方趋向共识,共同努力创造和谐的教育环境。尊重与理解,在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理解与尊重,使校园变得更加和谐。尊重与理解,成为学校主体性德育的主音符。学校在“传授”的基础上增加了“交流”,由此“教学”双方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平等关系的两个主体。而主体性教学文化的生成也就因此实现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是那么的简单而独特,有时甚至令人考察报告(3)喜出望外!师生之间的交流是心与心的感应,是来自心灵深处
考察报告(3) 企业考察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