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设计意图.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设计意图本教学设计依据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在阅读教学中试图不仅仅让学生知道文章的中心意思、结构及其表现技巧,更通过对文章语言符号的解码,再现作品丰富的内容(甚至借助其它手段),调动他们的情感体验,去品味、去探究。同时本教学设计借助多媒体,旨在借此辅助阅读教学促进自主学习、探究。朱自清先生的散文集素以语言优美为人称道。《春》充分体现出朱自清先生散文这一特点,语言生动准确、清新明快。因此在本文的阅读过程中,揣摩品味优美的语言自然成为本课的教学重点。而对文学作品语言的揣摩与品味这一阅读环节不应是灌输式的,而要注重学生自身的感悟与体验根据抒情散文的特点,以读带讲,以读导学,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朗读来达到理解课文。一、创景导入:春天令人神往,春天充满生机,春天如诗情如画意,在多少作家的笔下曾这样深情地描绘过春天,你记得哪些描写春天的诗句呢?如孟浩然的《春晓》、杜甫的《绝句》、《春夜喜雨》等,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春光中,让我们的心灵幻化出一派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好景象,我们再读一篇描画春天的优美的散文《春》。(此环节通过唤起学生对过去所学过的关于春天诗句的记忆,同时又为进入新课做准备)二、作者简介:同学们搜集了朱自清的哪些资料呢?请相互交流。朱自清,我国著名散文家,其散文富于诗意,善于通过细致观察,细腻地抒写出对自然景色的内心感受。本文大概写于1928-1937年间。(此环节能让学生养成自己动手的能力,可以培养学生自己搜集资料信息、筛选资料信息并整理信息的能力,这比单纯老师教给他们一个答案要有用得多)三、师生共赏1、师生同读先播放朗读带,然后教师深情朗诵,学生深情朗诵。提醒学生学习写景散文时,要注意分析描写景物时写了哪些景物,从哪些方面来写,写出景物什么特征,哪些词语用得好,写出了作者的什么感受?思考:请感受一下眼前会出现一幅幅什么样的画面,并理清行文线索。明确:作者一共描写了五幅画面: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行文线索:盼春——绘春——颂春(此环节让学生带着问题听示范朗读,了解学习写景散文的方法)2、师生同赏(1)、小声朗读读文,把你喜欢的词语和句子填在表格中并写出喜欢的理由。(师生分组,同时进行以春草图的描写为例)喜欢的词语:、、钻喜欢的理由:,写出不经意间,春草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惊喜的感觉。这样使无意识的、无情感的小草似乎有了意识、有了情感。喜欢的句子: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喜欢的理由:写出了人们在草坪上欢快地玩耍的情景,也写出了他们的喜悦之情。在我们眼前展现的是一幅春草欢乐图。(此环节由师生合作完成,同时也让学生学会如何分析作者后面描写的画面)⑵、分小组交流,读自己喜欢的词和句子,说喜欢的理由。⑶、全班交流,学生先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的理由,最后师交流并总结。(4)、欣赏这些美丽的画面,大声朗读你喜欢的画面。(此环节在于让学生进行个性化的阅读和思考)注意朗读的方法,如:“小草地偷偷从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教师删读成“小草从地里出来,”学生重复读“小草偷偷地从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让学生体会到朗读时应注意重点词语则应重读)。又如“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教师删除读成“园子里,田野里,瞧去,满是的”学生按原句读

设计意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rp539607
  • 文件大小26 KB
  • 时间2019-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