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酸和碱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1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石蕊、酚酞这两种酸碱指示剂,并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2、了解酸溶液、碱溶液都能导电并能解释导电的原因(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制酸碱指示剂及用指示剂检验酸溶液和碱溶液的探究活动,进一步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运用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2、通过测定不同酸溶液、碱溶液导电性实验得出酸、碱溶液共同点,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增强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欲望,培养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逐步树立认识来源于实践的观点。(四)教学重、难点重点:运用酸碱指示剂检验酸溶液和碱溶液。难点:帮助学生从实践上升到思维,从理论的高度来认识指示剂变色的原理。(五)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学习的教学方法。(六)实验准备仪器药品老师准备:石蕊试液、酚酞试液、醋酸、盐酸、稀硫酸、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酒精、水、试管、研钵、烧杯、纱布、微型溶液导电实验测定等器。(七)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活动: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一些“失误”,有的“失误”会成为终生遗憾,但却有人因“失误”而发明了新的物质。著名化学家罗伯特·波义耳在一次试验中,不小心将盐酸溅到紫罗兰花瓣上,过了一会儿,紫色的花瓣上出现了红点点。波义耳抓住这一意外地发现没有放弃,作出了各种假设,经过多次试验验证,终于获得了成功。那么,对紫罗兰花瓣遇盐酸变红的现象,你有哪些假设?.为什么紫罗兰花瓣遇盐酸变红色?.其他的物质能不能使花瓣变色?③.盐酸能不能使其他种类的花瓣变色呢?学生活动:学生倾听、思考后举手发言教师活动:我们每个学生的实验桌上都有一支装有紫色石蕊试液的试管,在不借助任何化学药品的情况下,能否使它变成红色?学生演示:纷纷用玻璃管向试管中吹气,观察到溶液由紫色变红色。那么是什么物质使紫色石蕊改变了颜色?学生举手发言:因为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是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同学们,你们都知道有哪些酸和碱?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学生活动:学生思考、讨论后举手发言。有的说我们前面学习中用到过盐酸和硫酸是酸;有的说生活中的食醋中含的是醋酸;有的说水果中有酸;有的说石灰水是碱,洗涤剂中含有碱……教师活动:那么,我们怎么确定某种物质是酸还是碱呢?阅读课本酸碱指示剂的实验操作,明白实验内容。学生活动:学生阅读明白实验内容,学生完成该实验。教师活动:巡视、纠正学生操作上的不规范性。学生完成探究酸碱指示剂的实验操作,记录实验现象。教师活动:根据上述实验现象,你们可以得出哪些结论?把学生讨论交流后的结论板书到黑板上,强调“遇”和“使”的用法。学生活动:讨论交流后得出结论:酚酞和石蕊能指示溶液的酸碱性,叫做指示剂;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可以得出:食醋、稀盐酸是酸溶液,而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则属于碱溶液。教师活动:请你根据你的认识谈一谈,为什么大千世界会有万紫千红的花儿?学生活动:学生讨论交流后回答。有的同学从酸碱指示剂的角度谈;有的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谈;还有的从物理学科的方面来谈。教师活动:同学们,刚才我们做实验得知稀盐酸、稀硫酸、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都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但乙醇、水不能使他们变色,为什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溶液的导电性如何?学生活动:通过实验现象得出结论:酸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酸碱指示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