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幸福是什么》教案(第二课时)石洞小学四年级二班教师:许碧秀设计理念:1、本课是一遍较长的童话故事阅读课文,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本课教学以读为主,引导学生在读中学、思在悟。2、以多种方式让学生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能力。3、以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体会、思考课文内容。4、运用学生平时学到的学习方法,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感受幸福的快乐。知识与技能:1、能理清故事的脉络;2、读懂故事的内容,理解幸福的含义;3、能与同学分享课文内容。过程与方法:1、讨论、合作、交流、汇报、展示,分角色表演这个故事。2、会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受到热爱劳动、乐于助人的教育。情感、态度价值观:发现身边的幸福,感受到自己给别人或者别人给自己带来的幸福,并懂得珍惜幸福。学习重点:了解故事内容。学习难点:体会课文中所讲的幸福的含义。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本课,激发兴趣。1、老师每天能给你们这些可爱的孩子们上课,我感到真幸福!同学们在你的心目中你认为什么是幸福呢?抽生回答2、幸福有很多表达的方式,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答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幸福是什么》,看看我们能从中找到什么样的答案。板书课题:10.《幸福是什么》(齐读课题)。二、自读自悟: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读后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抽生回答)(写三个牧童把一口老泉挖成一口小水井,因而得到了智慧的女儿的祝福,并让他们自己去弄明白幸福是什么。十年以后,三个青年与智慧的女儿在小井旁边再次相遇,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亲身体会到了幸福。)三、分组讨论、交流汇报。1、小组讨论思考:三个牧童在树林中做了什么?(三个牧童砌成一口小井)板书:挖砌水井。怎么做的?找出自然段读一读。(抽读)2、他们的心情怎么样?用横线“”在课文中画出来。板书:快乐兴奋为什么有这样的心情?(抽生回答)3、各组分角色朗读(13—22)自然段。小组讨论:想想三个牧童分手后,各自做了些什么?画出在课文中他们的幸福感悟的句子。(1)、学生汇报交流。我给病人治病。他们恢复了健康,多么幸福,我能帮助别人,因而感到幸福。板书:学做医生,帮助别人。(2)、齐读写第二个青年的句子。(勤勤恳恳、默默无闻、无私奉献我感到很幸福)(3)、抽小组读写第三个青年的句子。(劳动养活了很多人,我感到很幸福)板书:耕地种麦养活很多人5、齐读课文(23—26)自然段。把智慧姑娘说的话划出来,再抽两组各读一遍。(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板书:再次相见畅谈幸福6、小结
10.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什么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