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如何看待失败----王建明(2012年10月读经日记及讲章)读经日记部分:面对失败你回头以後,要坚固你的弟兄路加福音22∶32彼得三次不认主之後,深夜就外出痛哭。其实,耶稣早已告诉他会发生这事,但是他并不相信;正因如此,这悲剧叫彼得感到特别痛心。神的儿女啊,你近来有没有什麽失败的经历?是否感到不配得耶稣的爱和宽恕?请记住,耶稣对彼得的软弱一点也不吃惊,他拣选彼得时已知道他是个怎样的人,也知道你是个怎样的人,他对你一切的心思意念也不会感到意外。既然他不是因为你的德行才拣选你,他也不会因为你的软弱而撇弃你。摩西对以色列人说∶“然而耶和华你的神┅┅却使那咒诅的言语变为祝福的话。”(申命记23∶5)那位预言彼得会失足的,也同样应许彼得会被完全的复兴,更会有能力向他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人传道。有些教派把彼得逐出教会,永远取消他会友的身分;但神不但复兴他,更让他在五旬节发言。就在那一天,神藉著他使三千人归向耶稣。讲章部分:引言:“失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令人沮丧的词。人们在听到“失败”时,要么退避三舍,要么祈祷不要临到自身。“失败”一词与“失足”、“挫折”有关,一般是指达不到预定的目标。在人的一生中,总会面临或大或小的失败。它包括走路跌倒、成绩欠佳、工作失误、高考落榜、企业破产、失恋、离婚等等,实在多得不胜枚举。在成功神学的误导下,基督徒对失败有着一种莫名的恐惧。他们将失败与神的荣耀联系在一起:认为是基督徒就不应该失败,失败不是神允许的;认为失败不能彰显神的荣耀。因此,许多基督徒遇到失败的时候,首先反映出不可思议的惊愕,其次是提出质疑,继而埋怨,最后是被动的面对现实。本文,我们先从世人眼中的失败观入手,继而分析耶稣基督的“失败”,再从面对失败的角度去思考失败的意义,然后提出一些胜过失败的真理。一、世人眼中的失败在婴儿阶段,成长的缓滞可能被视为失败,包括长得难看一点、走得慢一点、说话迟一点等等。在儿童阶段,学习成绩、身高可能就是衡量成败的因素。每当有家长一起谈到孩子的身高与成绩时,总会有人扬眉吐气,总会有人自惭形秽。因此,经常会听到家长因孩子成绩欠佳时,对孩子大吼:“争气点,你成绩不好,爸妈脸上也无光”。进入青少年,中、高考的成绩几乎被视为决定孩子一生的要素了。当孩子从小被灌输这种错误的思想之后,孩子要么在失败中气馁,不再有迎难而上的心志,从而放弃自己,就自认为是失败者;要么在成功时骄傲,以成绩为学习的目标,遇到挫折时就可能一蹶不振。更有甚者,每年的中考、高考,都会听到不少考试而自寻短见的案例。青年阶段,创业者以成就为目标、工薪层以高薪酬与业绩为指标、白领以高职位为方向。每当老同学、老朋友见面时,车子、房子、“票子”(金钱)可能成为他们聊天的主题。此时,以往成绩好的不一定现在成就高,以往在班里当“干部”的不一定职位高。感情方面,失恋不可避免,却也使很多人陷入困境。婚姻关系里,以配偶的外貌来衡量人的魅力。步入中年,就以金钱、权力、名誉、地位、身份作为准绳。进入老年,人们津津乐道的可能就是孩子的成就,身体的状况等等。二、耶稣基督的“失败”更让基督徒心里不是滋味的就是人们用世人的目光来衡量耶稣。若从祂的一生来看,实在不能用成功来总结,而是一位彻底的失败者。从祂的出生来看,祂出生在一个木匠家庭。出生的时候,因为没客店,就生在马棚的马槽里。父亲约瑟很早就已去世,所以年
基督徒如何看待失败(王建明讲道集 基督教讲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