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佛菩萨圣诞纪念日
弥勒菩萨圣诞正月初一日 释迦牟尼佛出家二月初八日
释迦牟尼佛涅盘二月十五日 观世音菩萨圣诞二月十九日
普贤菩萨圣诞二月二十一日 准提菩萨圣诞三月十六日
文殊菩萨圣诞四月初四日 释迦牟尼佛圣诞四月初八日
药王菩萨圣诞四月二十八日伽蓝菩萨圣诞五月十三日
韦驮菩萨圣诞六月初三日观世音菩萨成道六月十九日
大势至菩萨圣诞七月十三日佛欢喜日七月十五日
龙树菩萨圣诞七月二十四日地藏王菩萨圣诞七月三十日
月光菩萨圣诞八月十五日燃灯佛圣诞八月二十二日
观世音菩萨出家九月十九日药师琉璃光佛圣诞九月三十日
阿弥陀佛圣诞十一月十七日日光菩萨圣诞十一月十九日
释迦牟尼佛成道十二月初八日监斋菩萨圣诞十二月二十三日
华严菩萨圣诞十二月二十九日
斋期,六斋日:
若逢大月,为每月初八、十四、十五、廿三、廿九、三十日
若逢小月,为每月初八、十四、十五、廿三、廿八、廿九日
十斋日:
每月初一、初八、十四、十五、十八、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八
二十九、三十日(月小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
十二部经
十二部经也叫做十二分教,即把一切佛经的内容分为十二种类,有一首偈颂说:
「长行重颂并授记, 孤起无问而自说, 因缘譬喻及本事,本生方广未曾有, 论议共成十二部。」
何等为十二
一、sutra, 修多罗、素怛缆,此译为经或契经,如《四阿含》、诸大乘经、戒经以及三藏外的一切经典,皆名契经。但此处所说的契经,是单指经中直说法义的长行经文,故又称长行经。
二、geya ,祇夜,此译重颂或应颂,颂有一定的字句,四、五、七字一句,三、四、五、六为一颂不定。凡经中偈颂,以偈颂体裁重颂前经长行经文之义,此类颂经,名“重颂经”。如《大方广佛华严经》、《妙法莲华经》等
三、vyakarana, 和伽罗那,此译授记,凡经中佛于菩萨授当来必当成佛之记,于缘觉后世当得道,于声闻人今后世得道,记余六道众生后世所受果报之处,即名“授记经”。如《法华经‧五百弟子授记品》。
四、gatha, 伽陀,此译讽诵,或孤起颂,不依长行,直以偈颂显示诸法的经,如《法句经》等,名“讽诵经”。
五、udana, 优陀那,此译自说或无问自说经,凡无请问者佛自宣说之经文,如《阿弥陀经》,名“自说经”。
六、nidana, 尼陀那,此译因缘经或缘起经,如《大智度论》卷三十三:“说诸佛法本起因缘,佛何因缘说此事,修多罗中有人问故,毗柰耶中有犯是事,故结是戒,一切佛语缘起事,皆名尼陀那。”如来说法必有因缘,即经中见佛闻法因缘,及佛说法教化本末因缘之处,如诸经“序品”,故名“因缘经”。
七、avadana, 阿波陀那,此译譬喻,凡经律中所说譬喻,以譬喻显示法义之处,故名“譬喻经”。
八、itivrttak, 伊帝目多伽,此译本事,或如是语经,即经中讲弟子菩萨声闻等过去世行业事历之经文,及教令精进求道解脱因缘之处,即名“本事经”。如《法华经‧药王菩萨本事品》
九、tataka, 阇陀伽,此为本生经,凡经中佛说自身往昔行菩萨道时,修诸苦行,利益众生所行因缘之经文,名“本生经”。如《菩萨本缘经》
十、vaipulya, 毗佛略,此译方广,即一切大乘经之通称,又指词广理正,广辨诸法甚深真理的经。如《菩萨地持经》卷三:“十二部经,唯方广部,是菩萨藏,余十一部,是声闻藏。”小乘的方广经,唯以语广,此类经文,名“方广经”。
十一、adbhuta-dharma, 阿浮陀达摩,此译未曾有,即经中说诸天身量,大地震动,旷古稀有,以及佛力不可思议之事的经文,名“未曾有经”。
十二、upadesa, 优波提舍,此译论议,即佛所说诸经,若作论议问答辩理,分别广说之经文,即名“论议经”。
【十六特胜】
十六特胜者,胜于四念处等诸禅观也。始从调心,终至非想。地地皆有观照,能发无漏善业,而无猒恶、自害之失,故受特胜之名也。(四念处者,一观身不净、二观受是苦、三观心无常、四观法无我也。无漏者,不漏落三界生死也。)
〔一、知息入特胜〕,息即鼻中气息,谓数息调心之法。若闇心而数,则观慧不明;今既觉知息入,则照息分明,故解慧易发,是为特胜。
〔二、知息出特胜〕,谓数息调心之法,若闇心而数,则观慧不明,今既觉知息出,则照息分明,故解慧易发,是为特胜。
〔三、知息长短特胜〕,谓调心既静,而照了渐明,即便觉息入出长短之相,是为特胜。
〔四、知息遍身特胜〕,谓从欲界定证未到地定时,即觉身及定法悉皆虚假,息之入出,遍身微微,如有如无,是为特胜。(未到地定者,谓于欲界修色界定,身虽未到于彼,而心已先证彼定也。)
〔五、除诸身行特胜〕,谓从未到地,若发初禅觉观之法,则身心豁然开朗,所证境界,悉皆虚
诸佛菩萨圣诞纪念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