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课程下“生活化”小学英语教学过程的有效设计塘沽实验学校胡春芳摘要:五彩缤纷的生活是语言的源头,又是运用语言的沃土。新课程倡导“回归学生生活世界”的教育理念,本文试图探讨新课程下“生活化”小学英语教学环节的有效设计,使小学英语课堂融入学生生活,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实现英语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的过程与生活的过程是合一的,而不是为将来的某种生活做准备。小学生的认知发展还处于形象思维阶段,生活化的英语教学最容易被学生接受,因为那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每天重复出现的生活内容一旦作为英语教学内容,必能降低学生学习英语的难度。因此教师应试图将英语知识的习得过程向生活世界回归,让知识的获得和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生命成长连接起来,走出“文本”的“束缚”,走进生活的大课堂,关注社会实践,关注生活经验,关注自主学习和持续发展。、教室、办公室及各专用教室等标牌双语化(如teacher’soffice,ClassTwo,GradeFour等)。2、创设英语展牌,定期展览学生平时制作的英语手抄报,英语特色作业等。3、在教室里设立英语角,学生进入该区域就要讲英语,布置具有国外风俗习惯的图片。4、在校园内开设英语沙龙,学校广播站增设英语生活栏目等。5、同学之间,和老师之间,用英语问侯,打招呼。:“生活的世界就是教育的世界,生活的范围就是课程的范围。”教学材料是教学之本,孩子学习英语年龄越小,教师越要注重教育的生活化。笔者现在使用《新版英语》,它的教学内容和设计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每一段英语对话都是学生生活的缩影,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它的原型。因此,笔者通过挖掘教材,合理整合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就很容易地将教学内容和生活联系起来。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营造自主、有趣、生动、实用的课堂氛围,探索生活化活动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真正达到“学英语是为了用英语”的目的。,准备热身兴趣是获得学习效益的强大动力,要让小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始终保持稳定而持久的兴趣,就必须坚持愉悦式的教学。少年儿童好动,爱表现,对音乐、动画和游戏有着天生的喜好。因而,把生活中的音乐、儿歌、动画视频带进英语课堂,使学生兴趣盎然地学习英语,学习乐趣不言而喻。每天英语课前,笔者辟出5分钟时间请学生进行“课前讲话”,讲话内容是和所要学习的话题息息相关的,因为我们教材中的每一个话题都和生活紧密联系。如教问候话题,教师就可以请学生到前面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这样不仅应用了语言,也给学生提供了展示的平台。如教动物话题,教师可以让学生画出自己所喜爱的动物,并用英文介绍它的特征。如教字母单元,教师可以请学生把课前从生活中所积累的字母图片(麦当劳的M)、TV、)或英语广告语等用大屏展示给其他同学。除了学生使用这5分钟,教师也可以播放自己准备的和本话题相关的音乐、韵律诗或是flash动画,这些都是孩子们生活中所熟悉的,这样一下子拉近了文本和学生的距离,课堂的气氛变得活跃和谐了,学生学习的热情被激发出来了,高举的小手,开心的笑容、响亮的发言……这会是多么美好的景象。,导入新课生活化教学追求课堂环境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
让学生快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