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塘村得捐助解燃眉规划谋发展
渔塘村得捐助解燃眉规划谋发展
威奢乡渔塘村属于后进村,辖场坝、柏枝、大寨、小寨、良子五个村民组,有村民400多户1700余人。群众主要靠耕种00多亩土地维持生活。在走访调查中,我们发现,除场坝、柏枝两个村民组外,其他的三个村民组共有苗族同胞130多户,汉族只有20余户,他们的生活条件相对艰苦,生活极为困难,有的人家一年的玉米不超过三百斤。结合该村实际,县电视台对涉及计生两户、五保户、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户村民进行了捐助慰问。但这只能解燃眉之急,且只能解决少数人的一时之需。真的要从根本上帮助渔塘村的所有群众发展,就需要认真谋划创收渠道,规划民生项目,提高大家的生活水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目前,该村1700余人面对00余亩的土地,每人在不到一亩的土地上种植玉米、土豆,根本就养不活自己,很多人都选择外出务工。据统计,今年全村在外打工的年轻人达到400多人,春节期间也有200余人未返乡过年。加之该村教育情况不容乐观,外出务工者由于没文化工资收入也较低,难以撑起一个家庭。为了让全村400余户群众能平衡发展,走上致富路,同心协力奔小康,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呈请乡党委、政府协调解决130余户苗族同胞的教育问题。为该村善小小学的60多名苗族学生配备好双语教师,夯实启蒙教育,为苗族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第二、呈请党委、政府协调解决大小寨组苗族妇女创业的小额贷款问题,最大限度地为她们致富创造条件;引进渝黔汽车坐垫厂充分利用苗族的编织传统为农民增收创收。第三、流转土地,成立种养殖合作社,引进农产品公司,就近解决群众就业,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资源为农民创收。
渔塘村得捐助解燃眉规划谋发展(精简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