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成像技术在小器官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docx弹性成像技术在小器官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刘思阳刘海燕程日王桐(抚顺矿务局总医院仪超声检查科113008)【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9-0414-03【摘要】目的探讨弹性成像技术在小器官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了2012年1月年3月在我院手术的63例乳腺癌声像图特征及应用弹性成像技术后的诊断以及病理结果。结果其中浸润性导管癌37例,导管内癌8例,浸润性小叶癌12例,髓样癌5例,浸润性混合性小叶导管癌1例。结论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乳腺疾病的诊断有重要临床价值,可作为乳腺疾病附加首选影像学诊断方法。【关键词】弹性成像乳腺超声弹性成像是根据各种不同组织(包括正常和病理组织)的弹性系数(应力/应变)不同,在加外力或交变振动后其应变(主要为形态改变)也不同,收集被测体某时间段内的各个片段信号,根据压迫前后反射的回波信号获取各深度上的位移量,计算出变形程度,再以灰阶或彩色编码成像,通过图像反映被测包块的硬度,从而对病灶的良恶性作出鉴别诊断。目前所用的彩色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是通过不同的颜色来反映检测目标的硬度,感兴趣区范围内平均硬度的组织显示为绿色,大于平均硬度的组织显示为蓝色,而低于平均硬度的组织显示为红色或黄色。因此我们在二维超声诊断基础上更进一步确定了病变组织的良恶性,为临床的下一步治疗提供更加可靠的辅助诊断结果。一、资料与方法木组收集2012年1月年3月在我院手术病理证实的63例乳腺癌患者。其中女62例、男1例;年龄31—80岁。使用仪器:GELOGIQE9,探头频率为9-14MHZo检查方法:检查时先用二维超声探头对双侧乳腺进行全方位扫查,发现病灶后多切面观察病灶大小、形态、边界情况,内部回声,再用彩色多普勒观察病灶内部及其周边血供有无,测阻力指数,然后再切换到弹性成像模式,让病人在检查过程中尽可能平静呼吸,调整探头到病灶最大切面后,按键实时动态观察双幅二维图及弹性成像图,根据色彩及指示棒的情况,观察病灶色彩变化,判断病灶内部组织的软硬程度,存图留档进行分析。弹性成像硬度判定:绿色为组织的平均硬度,红色及黄色代表组织小于平均硬度,蓝色代表大于组织硬度,弹性分级标准,1级:病灶区域整个变形明显,2级:病灶区域部分扭曲变形;3级:病灶区域边缘扭曲变形;4级:病灶区域没有明显变形;5级:病灶区域机及其周边没有明显变形。评分采用改良5分法:1分:病灶整体或大部分显示为绿色(图1);2分:病灶显示为中心呈蓝色,周边为绿色(图2);3分:病灶范围内显示为绿色和蓝色所占比例相近(图3);4分:病灶整体为蓝色或内部伴有少许绿色(图5);5分:病灶及周边组织均显示为蓝色,内部伴有或不伴有绿色显示(图5)。二、结果表:弹性成像分级如下:肿块数弹性成像分级631分2分3分4分5分011379663例中浸润性导管癌37例,导管内癌8例,浸润性小叶癌12例,髓样癌5例,浸润性混合性小叶导管癌1例。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诊断乳腺病变的准确率高于常规超声'两者结合有望提高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的准确性。乳腺组织的弹性程度由于病理性质不同而不同,从大到小依次为:浸润行导管癌、非浸润性导管癌、乳腺纤维化、乳腺腺体、脂肪组织,由于这些组织特性,因此根据弹性成像技术检测乳腺病灶的便度来判断良恶性成为可能;二维图像上发现病灶边界不清,纵径
弹性成像技术在小器官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