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避孕套市场调查报告关于中国避孕套的市场调查报告应该怎么写?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中国避孕套市场调查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避孕套是落实避孕节育措施的主要方法之一。1970年,我国开始实行避孕药免费发放。1974年,避孕套纳入免费发放范围。发放对象是已婚育龄夫妇。据国家计生委统计,2000年,全国使用避孕套避孕的夫妇有900多万对,占当年全国已采取节育措施人数的4%左右。目前,国家每年收购大约12亿只避孕套,通过计划生育药具供应管理网络,免费分发给已婚育龄夫妇。另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流动人口及其他社会人群对避孕套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促进了我国避孕套营销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自1985年我国发现第一例艾滋病病人以来,性传播性疾病(STDS)、艾滋病病毒(HIV)和艾滋病(AIDS)在我国发现并快速传播。卫生部公布:据有关专家估计,截止到2001年末,我国累计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已经达到85万例。避孕套作为即能避孕又能预防性病和艾滋病传播的工具,受到人口与计划生育、卫生部门和医生们的推崇。上述诸因素导致了避孕套的使用数量快速增长,促使国产避孕套生产量大大增加,市场销售量也日益增加,其中进口避孕套增长幅度较大。我国进入WTO之后,会不会对国产避孕套市场形成冲击?入世之后,对进口避孕套将怎样进行管理?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不可回避的问题。现将国产避孕套、进口避孕套的现状以及我国加入WTO后的形势与策略阐述、分析如下。一、国产避孕套的生产1、生产数量。我国国家定点生产避孕套的广州、桂林、上海、青岛、天津、大连、沈阳等7家企业共有生产线30条左右,避孕套年生产能力达20多亿只。2001年,国产避孕套生产数量达到24亿只[3]。据中国橡胶行业专家估计,全球避孕套年生产、销售数量约有130亿只。我国在世界避孕套生产、销售榜上居第四位,仅次于英国、美国和日本。2、销售情况。九十年代以前,国产避孕套主要由国家计生委收购,只有少量出口。九十年代初期,随着市场对避孕套需求的增加,国产避孕套除国家每年收购的10亿只左右以外,约有1~2亿只进入国内销售市场,2亿只左右出口。近年来,国内市场销售数量及出口数量猛增,已占年生产量的50%左右。国产避孕套出口主要销往美国、俄罗斯和非洲等国家和地区。3、技术标准。国产避孕套目前采取的国家标准GB7544-1999于2000年5月1日开始实施。同时,企业也可按照国内、外客户的要求采用国际标准ISO4074-1996、世界卫生组织(WHO)或其它国家的标准进行生产。避孕套国家标准GB7544-1999等同参照了国际标准ISO4074-1996制定,其检测项目有长度、宽度、爆破容量、爆破压力、针孔、耐老化性能、包装标志等,但是其主要技术指标低于ISO4074-1996的技术要求。GB7544-1999采取了质量分级--分为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三级。如关键的针孔检测项目,GB7544-1999的优等品符合ISO4074-1996合格品的要求,一等品和合格品实际上为ISO4074-1996的不合格品。ISO4074-1996与1998版WHO避孕套标准的技术要求相接近,WHO避孕套标准增加了材料配方、使用期限、抗氧化性、厚度、润滑剂、包装材料与密封包装检测等项目。4、生产质量。国内避孕套定点生产厂的产品质量是有差异的,虽然7个厂都曾先后于1995年进行了产品质量认证,但是当时多数厂生产的避孕套优等品率尚不到50%。自1993年开始,国家计生委药具中心开展了对国家收购避孕套的质量抽样检查,除个别年份外,均有不合格的检查批次,说明避孕套的质量问题不容忽视。近几年来,国产避孕套的质量有所提高,企业统计的优等品产值率已达80%以上。个别厂的优等品率达到95%以上。7个避孕套生产厂中以桂林乳胶厂、广州第十一橡胶厂、大连乳胶厂、青岛乳胶厂的产品质量比较稳定,出口避孕套数量较大。据化工部门权威人士认定,我国避孕套生产质量赶不上英国、美国、日本,但是并不比马来西亚、韩国、泰国等国家的同类产品质量差。二、避孕套的进口情况1、进口数量。我国避孕套的出口大于进口。进口避孕套主要开始于九十年代,并呈逐年上升趋势。据海关统计,1993年进口避孕套为25,118公斤,;1995年进口避孕套猛增为142,648公斤,;1997年增加为314,461公斤,;1999年达到顶点,进口避孕套1,553,799公斤,价值12,;2000年进口避孕套下降为370,607公斤,。其中,1999年进口避孕套的数量是1998年的355%,进口价值为同期比的906%。据海关提供的资料,进口避孕套来自于英国、美国、日本、瑞典、马来西亚、韩国、台湾、香港等12个国家和地区,共有30多
中国避孕套市场调查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