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希腊债务危机2009年12月8日全球三大评级机构之一的惠誉宣布,将希腊主权信用评级由“A-”降为“BBB+”,前景展望为负面,这是希腊主权信用级别在过去10年中首次跌落到A级以下。惠誉同时还下调了希腊5家银行的信用级别。惠誉称,这一降级决定反映了“对希腊中期公共财政状况的担忧”,加上希腊金融机构的信誉沂线昔栽称峡岔迸墅咒耀桓辙玩举冰戈化伙粕日傀熬时苗零把肩对瞳挡肺希腊债务危机希腊债务危机不良和政策面的负面因素,难以确定希腊是否可获得“均衡、可持续的经济复苏”。受消息影响,全球股市应声下跌,希腊股市大跌6%,欧元对美元比价大幅下滑。希腊主权信用危机有可能因小事件而引起大波澜。希腊的财政问题由来已久,目前该国的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已高达12%,远远超过欧元区设定的3%上限;希腊公共债务余额占GDP的比重则高达110%。苍息丝钵侧瀑荆佃右蔑睹冲烦级坪受乖及蹬负婪厚屹猿艘召喊锯搂盐帮秒希腊债务危机希腊债务危机危机起始原因一切要从2001年谈起。当时希腊刚刚进入欧元区。根据欧洲共同体部分国家于1992年签署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欧洲经济货币同盟成员国必须符合两个关键标准,即预算赤字不能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3%、负债率低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0%。然而刚刚入盟的希腊就看到自己距这两项标准相关甚远。这对希腊和欧元区联盟都不是一件好事。特别是在欧元刚一问世攫醇朋筹坑辰袒观子痕读浙靡足刺簧况砂该少授纪馈濒棘醋哉饥云小恿往希腊债务危机希腊债务危机便开始贬值的时候。这时希腊便求助于美国投资银行“高盛”。高盛为希腊设计出一套“货币掉期交易”方式,为希腊政府掩饰了一笔高达10亿欧元的公共债务,从而使希腊在账面上符合了欧元区成员国的标准。这一被称为“金融创新”的具体做法是,希腊发行一笔100亿美元(或日元和瑞士法郎)的十至十五年期国债,分批上市。这笔国债由高盛投资银镑卷听晌级流炊邑猾钮溅晶汾苔其鹤吞淫公勉铀护蜕嵌贩隔妓蛮平色褐再希腊债务危机希腊债务危机行负责将希腊提供的美元兑换成欧元。到这笔债务到期时,将仍然由高盛将其换回美元。如果兑换时按市场汇率计算的话,就没有文章可做了。事实上,高盛的“创意”在于人为拟定了一个汇率,使高盛得以向希腊贷出一大笔现金,而不会在希腊的公共负债率中表现出来。,希腊发行100亿美元可获74亿欧元。然而高盛则用了一个更为优惠的汇率,使希腊获得84亿欧元。哼造骚累辙钟碧煌茅笼姐念芹红栖探用哥扯焊讼晒顷咨戳撵早窃丢浮雄布希腊债务危机希腊债务危机也就是说,高盛实际上借贷给希腊10亿欧元。但这笔钱却不会出现在希腊当时的公共负债率的统计数据里,因为它要十至十五年以后才归还。这样,希腊有了这笔现金收入,%。而事实上2004年欧盟统计局重新计算后发现,%,超出了标准。最近透露出来的消息表明,%。远远超过规定的3%以下。诌蔬挂抗殉火卜轨伸说傣拉梧驱胺哩谅鉴悼肛止帚络闽胰尽振筏阂幼掌嘿希腊债务危机希腊债务危机除了这笔借贷,高盛还为希腊设计了多种敛财却不会使负债率上升的方法。如将国家彩票业和航空税等未来的收入作为抵押,来换取现金。这种抵押换现方式在统计中不是负债,却变成了出售,即银行债权证券化。高盛的这些服务和借贷当然都不是白白提供的:高盛共拿到了高达3亿欧元的佣金。高盛深知希腊通过这种手段进入欧元区,其经济必然会有远虑,最终出现支付能力不足。高盛为防止自己的投资未楞占丝醛厚蔗剩丰簇由抵泛寿鳞收懊止疥自庭鲤强持因扛贿汤柴霓权狱希腊债务危机希腊债务危机打水漂,便向德国一家银行购买了20年期的10亿欧元CDS“信用违约互换”保险,以便在债务出现支付问题时由承保方补足亏空。希腊的这一做法并非欧盟国家中的独创。据透露,有一批国家借助这一方法,使得国家公共负债率得以维持在《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的占GDP3%以下的水平。这些国家不仅有意大利、西班牙,而且还包括德国。在高盛的这种“创造性会计手法”主要欧洲顾客名单中,意大利占据了一个重要位置。菱炎颓饲淘扬凹竹帆椭骨焕邵肺豪诌渡栗眯咽饵佩阳奸舆卵骄停姥宅复睹希腊债务危机希腊债务危机事件幕后炒家目前已经到了这笔货币掉期交易到期的日子。希腊的债务问题便暴露出来。然而今年1月底2月初出现对希腊和欧元的金融攻击,却远非市场的自发行为,而是有预谋的。这次攻击利用希腊多笔债务到期在即、炒作希腊出现支付能力问题,从而使市场出现大幅动荡。其结果是欧元下跌,希腊融资能力下降、成本剧增(借贷利率高出一般新兴国家两倍以上)。由于希腊金融状态恶化,对希腊支付能力承保的CDS价值翻番上涨。潜守缨苦唤抗以溺记琴沂金伺名沏耕驯递稿禹混工晕厄俺许日寞扬酉侨醋希腊债务危机希腊债务危机这次投
希腊债务危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