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暴露内控漏洞.doc


文档分类:IT计算机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近年来,内外勾结诈骗银行资金的案件呈上升趋势。这些案件不仅给银行自身经营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直接威胁到国家金融安全。这类案件的发生除了诈骗分子手法隐蔽难以识别外,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目前一些银行内控机制失效,给金融诈骗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方面潜藏的黑洞再度引人关注。近来,发生在中行河松街支行涉嫌内外勾结的票据诈骗案件,暴露出的问题触目惊心。面对这桩牵涉面之广、涉案金额之大、为金融史上所罕见的违法违规案件,我们不禁要问,银行在管理体系上究竟出现了怎样的漏洞?“高山”这样一个位于银行业最低一级的行长为何如此恣意妄为?本应以监督和规范大大小小“一把手”的内控制度缘何就形同虚设了呢?理应对“高山”之流进行监管的相关部门又为什么如此迟钝与麻木?当对这个罪案必须彻查之时,同样必须彻查的还有金融系统在分支机构管理和控制方面的薄弱环节。因为此类案件已经不是第一次,到了该给金融安全打补丁、修补漏洞的时候了。应该说,近年来金融系统监管部门在内控制度方面出台了一系列规章与制度,而上上下下各分支机构也为此设定了相关制度。这些规定和制度应该说既有效,也很有操作性。但从目前高管人员频频涉案的情况看,不少机构的内控制度只是在应付检查,“一把手”说了算,“目中无法”的情况仍然普遍。对于这种现象,北京某银行的一位行长告诉记者,在国有银行,尤其是很多地方分支机构,很多规定实际上是形同虚设,在这样的规定下,银行业自然是“家贼难防”。家贼再难防也要防,这是因为违规经营以及金融犯罪所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银行的经营亏损和风险增大。银行业在抓经营时,仅仅把“心思”放在争取存款、发展业务上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在改善经营状况的同时,建立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让银行业的家贼不再难防。寻着这样一个思路,各家商业银行也正在对现有的内控制度进行彻底反思。 (FN记者 张淑敏)4亿余元存款“蒸发”正常情况下,企业要在银行开户,必须出具工商营业执照、企业法人代表身份证明和中国人民银行的开户许可等证明材料。采取这些措施,意在避免出现风险,也有利于监管。但近年来银行为了争取存款、发展业务,对设立账户审查不严已然是业内通病,“家贼”们正是充分利用了这一空隙。“中行河松街支行现在已经成了一个反面教材,在中国金融史上,这一笔再也抹不去了”。由于案情复杂,中行河松街支行发生诈骗犯罪案件细节,现在还无从知晓,但从近年来发生的金融诈骗案中可以理出一些脉络,笔者从中摘取了一个典型案例。2003年9月19日,西安市中法开庭审理的一起特大银行职员挪用、贪污公款案。当宣判被告周利民、刘怡冰以挪用公款罪和贪污罪分别被判处死刑时,30多岁的被告周利民突然转身向旁听席上的母亲喊道:“妈……妈……”,然后跪倒在地,向泪流满面的母亲连磕了三个响头。一位旁听者感慨地说:“知道给自己的母亲下跪,他又该不该给被他贪污挪用了几亿元存款的储户、银行下跪呢?!”1996年2月至2000年10月,周利民、刘怡冰(女)以高息存款为诱饵,采用私刻印鉴、伪造金融凭证等不法手段,用私自制作的存单、,并将吸收的存款采取不入账的手段,任意支配使用,案发前归还2781万元,;两人在高息揽存过程中,为弥补挪用公款造成的亏空,又用“拆东墙补西墙”的办法,强行将储户在

暴露内控漏洞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rp539603
  • 文件大小26 KB
  • 时间2019-08-0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