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梅雨时节话“梅雨”.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河北省定兴县第三中学高三地理教研组孟志三邮编:072650在每年的6、7月间,是我国东部地区一个雨期较长、雨量比较集中的时期,尤其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经常出现持续约一个月左右时间的多雨天气,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江南梅雨”。在江南地区,广泛流行着这样的谚语:“雨打黄梅头,四十五日无日头”。在“梅雨”期间,由于降水频繁,空气湿度大,导致室内物品极易受潮霉烂,所以人们给这一时期的降雨起名“霉雨”,而此时又值江南梅子黄熟之时,所以又叫“梅雨”或“黄梅雨”,是由影响我国的锋面雨带自南向北的季节移动而形成的。在我洋副高压脊西伸北上时,会推动暖湿气流自南向北登陆我国东部地区,而每年的春夏之交,冷空气的势力虽然逐步减弱,但却迟迟不肯主动“退却”,而是和此时北上的暖湿气流来一番垂死较量,这冷、暖气流交汇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且势均力敌,互不相让,处于拉锯状态,就形成了准静止锋面,也就是我们地理教材中提到的“江淮准静止锋”,正因为势均力敌,互不相让,使得这条锋面及其降雨带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特别稳定地控制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它的存在,大约维持一个月左右,几乎每天阴雨不断,这就是上文提到的“梅雨”。“江淮准静止锋”形成的雨区在南北方向上非常狭窄,而该锋面南、北两侧冷暖空气性质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空气的湿度上——南边是随着夏季风而来的海洋上的暖湿空气,其湿度非常大,与北边的干冷空气性质反差强烈,所以其降水强度就非常大,此时的洪涝灾害会频繁发生,应注意防范。锋面雨带停留的时间称为“梅雨季节”,梅雨季节开始的一天称为“入梅”,结束的一天称为“出梅”。正常年份,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平均每年梅雨时间是约6月中旬入梅,7月中旬出梅,历时近一个月。由于从海洋来的夏季风具有不稳定性,导致每年梅雨期开始有早有迟,梅雨季节持续的时间也就有长有短。有的年份,暴雨频繁,造成洪涝灾害;而有的年份,梅雨锋不明显,还出现“空梅”,继而出现旱灾;甚至有的年份,竟然还会出现锋面雨带北移后又返回江淮流域的现象,这就是“倒黄梅”。当北上的暖湿气流的势力不断增强,逐渐超过盘踞的冷空气的势力时,锋面雨带逐渐向华北、东北移动,这就使得长江中下游的梅雨季节趋于结束,此后该区域便会进入另一个特殊时期——伏旱期,在伏旱期,该地将出现一个月左右的高温少雨天气,闷热难挨,类似于北方秋季的“秋老虎”天气,此时,应注意抗旱。在气象学上,根据每年梅雨期间降水量和降水日数的多少,大致将梅雨分为的几种类型。现稍作介绍如下:1、正常梅雨梅雨在我国是初夏季节长江中下游特有的天气气候现象(世界范围内的韩国、日本等也有梅雨),它是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北移过程中在长江流域停滞的结果,梅雨结束,盛夏随之到来。这种季节的转变以及雨带随季节的移动,年年大致如此,已形成一定的气候规律性。2、异常梅雨由于从海洋来的夏季风具有不

梅雨时节话“梅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bfc1172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19-08-0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