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检查规章制度产后康复中心工作制度盆底康复治疗工作人员职责1、开展盆底功能检查、盆底康复治疗工作;2、严格执行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3、根据患者康复情况提出合理的康复指导意见,实施相应的康复治疗项目,并做好门诊登记。4、盆底肌力测定仪、盆底康复治疗仪等由专人管理,严格执行保管、维修、使用制度。5、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普及盆底功能康复知识,提高妇女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6、针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积极开展课题研究。产后康复门诊工作人员职责1、开展产褥期常见病防治、盆底功能测定、产后康复治疗、产后按摩、母乳喂养咨询等项目;2、对产褥期妇女进行宣教,提供多种健康促进方式,如产后按摩、产后康复治疗、盆底康复治疗等,促进产妇健康;3、严格执行产褥期保健技术操作规章、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确保医疗保健质量;4、认真填写各项检查及复查结果,提出合理诊疗意见;5、宣传母乳喂养知识、产褥期保健知识和产后康复知识,提高产妇自我保健能力;6、做好门诊登记,按时完成资料统计、分析和归档。产后检查规章制度篇二:万荣县产后访视工作制度万荣县产后访视工作制度产后访视工作是公共卫生妇幼卫生项目孕产妇健康管理和0-3岁儿童健康管理两项工作中的共同要求的内容,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应各司其职,保障妇女儿童健康管理工作顺利开展。一、访视时间应在产后7天、14天、28天左右一到二天进行;由乡镇妇幼人员按时到产妇家中进行访视。产后42天在医院进行。二、产后访视应该全面细致,应由接受培训的妇幼人员进行,主要内容有:全面了解产妇的一般情况,包括精神、饮食、睡眠、大小便、血压、体温等,检查子宫硬度及有无压痛、会阴伤口愈合情况、观察恶露量及性状;了解乳汁分泌情况,指导产妇正确哺乳、鼓励母乳喂养4—6个月;指导产褥期卫生,防治产后并发症。三、新生儿访视应做到轻柔快捷,科学合理,观察一般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指导计划免疫、新生儿护理及科学育儿。四、督促家长自觉接受新生儿听力筛查和胆红素测定,并填写听力筛查表,将听力筛查率做为考核的主要内容。五、各乡镇妇幼人员每周至少两天,深入到产妇家中进行访视。不得弄虚作假,随便填写,套取国家资金。违者取消乡镇卫生院当年评优评先资格。《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并按照其规定开展产后访视工作。、县卫生系统组织的专业技术培训,经考试合格后,获得《万荣县产后访视证》,方能上岗。、按要求对母亲和婴儿做好产后一月内的三次次家庭访视,和产后42天全面检查。认真填写《运城市孕产妇系统保健手册》及产后访视记录表。《运城市儿童系统保健手册》,督促家长自觉接受新生儿听力筛查和胆红素测定,并填写听力筛查表,参与健康教育和儿童建册及体检工作。,核实妇幼卫生等相关信息,特别是孕产妇、婴儿及5岁以内儿童死亡监测、出生缺陷监测信息。6、指导村妇幼人员做好村级妇幼卫生工作。7、做好妇幼卫生相关健康教育工作。万荣县孕产妇系统管理产后访视实施细则产后访视是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落实《母婴保健法》、切实加强农村基本卫生服务工作、保障产妇及婴儿健康的重要措施。一、配全产后访视包产后访视包是产后访视的必备器材,是做好产后访视工作的重要保障。各卫生院要按《产后访视包基本器材配备清单》(见附件)配足配齐产后访视器材,以确保产后访视工作正常开展。二、产后访视的对象、访视时间及访视人1、产后访视对象:居住在本辖区进行产后休养,包括常住户口、临时户口或暂住户口的母亲与新生儿。2、产后访视时间:第一次家庭访视为产后7天;第二次家庭访视为产后14天;第三次访视为产后28天,有特殊情况应酌情增加访视次数或转医院诊治。产后42天回乡卫生院或分娩医院检查。3、访视人:产妇访视人为经过培训并取得合格证的乡镇妇幼人员,高危产妇应上转妇幼院并重点管理。三、产后访视程序1、核对:分娩医院每天应核对产妇分娩日期、地址、联系电话和出院时间。2、转出转入:分娩医院要将产妇按住址分类,每周二和五将产妇档案转给县妇幼院,各乡镇妇幼员对转入的产妇档案正常开展产后访视工作。3、按时实行3次家庭访视,有异常情况应酌情增访或督促其到医院就诊。4、督促产妇产后42天到乡卫生院或分娩医院进行产后42天检查,并为产妇及家属讲解产后卫生保健等方面的知识,认真填写保健手册,检查核实系统管理手册填写内容,结案管理,上交妇幼院;同时为婴儿进行儿童保健系统管理,讲解儿童保健管理服务,督促落实儿童健康检查相关内容。5、每次访视,应及时将访视情况详细记录在《运城市孕产妇保健手册》上。四、产后访视内容及注意事项1、做到先洗手,后检查;先婴儿,后孕妇。2、产后访视时做到“一看、二问、三
产后检查规章制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