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概述及我国3G频率的划分
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
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主要有美国的AMPS、欧洲的TACS系统和模拟集群系统MPT1327,采用调频或调相、FDMA技术,带宽为25kHz或30kHz。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主要有GSM和CDMA等公众移动通信系统,;另外还有TETRA和iDEN等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带宽为25kHz。它们主要以语音业务为主,采用数字调制、TDMA或CDMA技术。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ITU共有五种标准,即WCDMA、CDMA2000、TD-SCDMA、IS-41(DECT)和IS-136(D-AMPS)等体制,其中前三种为主流标准,均采用CDMA技术。
GSM系统,采用FDD TDMA技术,每载波8个时隙,同时传输8路话音信号。
GSM的载波间隔为200kHz,调制方式为GMSK,发射标识271KF1D。
GSM系统组网时一般采用4×3结构;在频率紧张时也可采用主载波4×3结构,其他载波采用4×3或3×3结构的方式。采用4×3结构时,GSM系统最少需要5MHz频率资源才能组网。
CDMA系统采用码分多址(CDMA)技术,,码长度为64~256,,。主要采用QPSK和BPSK调制。
CDMA的每个载波有64个码道,其中一个导频、一个寻呼和一个同步码道,其余61个码道均可作为业务信道,可传输多达61路话音信号。
CDMA系统具有前向功率控制、反向功率控制,但导频信道没有功率控制。功控包括闭环、开环和外环功率控制。
CDMA可以同频组网,,每扇区理论上可提供61条话务信道。
二、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概述
第三代移动通信,即国际电信联盟(ITU)定义的IMT-2000(International Mobile munication-2000),俗称3G。是相对第一代模拟制式和第二代GSM、TDMA等数字制式(2G)而言的。一般地讲,是指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它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无线网络必须能够支持不同的数据传输速度。
全球统一频谱、统一标准,全球无缝覆盖;更高的频谱效率,更低的建设成本;能提供高的服务质量和保密性能;能提供足够的系统容量,易于2G系统的过渡和演进;能提供多种业务,包括国际互联网和视频会议、高数据率通信等,能适应多种环境,无线网络必须能够支持不同的数据传输速度,也就是说在室内、室外和行车的环境中能够分别支持至少2Mbps(兆字节/每秒)、384kbps(千字节/每秒)以及144kbps的传输速度。
1992年世界无线电行政大会(WARC)根据ITU-R对于IMT-2000的业务量和所需频谱的估计,划分了230MHz带宽给IMT-2000。1885~2025MHz及2110~2200MHz频带为全球基础上可用于IMT-2000的业务;1980~2010MHz和2170~2200MHz为卫星移动业务频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概述及我国3G频率的划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