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五洲国际商贸城
招商简介
丹青赤水—生态城市欢迎您
目录
赤水概述
赤水旅游风情
赤水经济
赤水五洲国际商贸城
夜景
鸟瞰图
赤水,她以丰厚的历史文化和优美的自然景观享誉华夏!
赤水位于赤水河中下游,地处贵州遵义西北部,与四川南部接壤,是黔北通往川渝的重要门户,素有“黔北明珠”的美誉。
全市幅员面积1801平方公里,总人口30万人。,,%。赤水气候温和,山川秀丽,风景优美,%,居贵州省第一位。
赤水概述
全市通车里程为800公里。公路营运线繁华,日发客车班次200次,营运里程近12000公里。全市货运量200万吨,客运量1467万人次。公路连接黔川渝10多个县市,距川南泸州机场仅70公里,与成渝高速公路接口120公里,距重庆200公里,是黔川渝毗邻地区的物资集散地和贵州实施“北上”战略的一个重要窗口。
旅游汽车站、赤习公路、马合公路、赤长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初步形成了“两纵两横四连一环线”骨架公路和赤水河水路运输网络,公路通达深度和交通运输能力大幅度提高。
全市有二干光缆与全国联网,实现了程控电话装机容量10000门,120条光缆数字长途电话,开通了可视会议电话,开通了本地网寻呼系统、移动电话网、IC卡电话和“163”因特网数据通信,市区及各乡镇共建有21个移动通信基站。
赤水是贵州最大的长江口岸,赤水河公60公里与长江汇合,全市拥有三个轮船公司,营运船舶500多艘,总功率15010万千瓦,12万载重吨。赤水河航运第一、二期工程已完成
交通
路运
海运
通讯
赤水市交通运输及基础建设
赤水市产业结构
截止2011年,赤水市第一产业为68768万元;第二产业为187616万元;第三产业为156548万元。历年来赤水市三产均有所增长,第一产业增长较慢,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长较快,特别是第三产业增长后劲十足,发展前景广阔。
截止2011年,%;%;%。其中第三产业增长率每年都在增加,所占比重也逐年增加,已逐步成为政府各项财政收入的主要支撑。
数据来源:赤水市人民政府官网
赤水旅游风情
赤水风景名胜区是国务院唯一以行政区命名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素有“千瀑之市”、“丹霞之冠”、“竹子之乡”、“桫椤王国”的美誉。赤水因美丽而神秘的赤水河贯穿全境而得名,更因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以及赤水丹霞世界自然遗产而扬名中外。
赤水其旅游资源丰富,它由数以千计的大小瀑布,40多万亩原始森林,30多条溪流,27万亩楠竹林组成。其中宽度在3米以上的瀑布就有4000多条,水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闻名,风景区面积占市域面积近70%,现已开放的景区景点有十丈洞、燕子岩、四洞沟、大白岩(五柱峰)、竹海公园、中国侏罗纪公园等六大自然风景区,以及复兴场、大洞场、丙安场等人文景区。天台山、九角洞、月亮湖、九曲湖、长嵌沟、仁友溪、华平、盘龙等景区等正在开发建设之中。大石盘苗寨成功评选为为贵州最具魅力30个民族村寨,赤水风景名胜区成功获选西部十佳旅游景区。
赤水旅游景点汇总
围绕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的总体目标,到2015年末, 赤水旅游系列品牌知名度明显提升,不断拓展客源市场;形成由周边、沿海、境外为主体组成的市场结构;形成以团队和自驾观光游为主体,自驾自助休闲度假游、个性体验游等为补充,并兼顾商务、会务,力争实现景区、,旅游综合收入22亿元,%提高到28%,占全市服务业的比重力争从6%提高到50%;,占全市就业人数的比例力争从5%提高到10%;对财政税收的贡献力争实现酒店1000万、景区1000万、旅游商品生产及销售1000万、餐饮接待1000万等四个一千万,基本确立起旅游产业经济地位,促进赤水一、二、三大产业结构从根本上实现有效转型。
赤水旅游发展目标
数据来源:赤水市人民政府官网
赤水市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组建中国丹霞赤水世界自然遗产管理局,成立赤水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收回了赤水大瀑布、燕子岩、四洞沟三个景区门票管理权。游配套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完成竹海、佛光岩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新引进五星级酒店3家和四星级酒店5家,金黔万丽、时利和、同盛等星级酒店建设进展顺利。启动中国丹霞——赤水世界自然遗产展示中心和游客接待中心项目建设。完成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广场规划设计,完成大同、丙安古镇保护开发规划编制。
2011年赤水市接待旅客人数达到
。
2011年赤水市旅
贵州赤水五洲国际商贸城招商简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