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资格.docx2008年山东省教师资格考试模拟试题(小学教育学)有关特别说明:其中最后的论述题在真正考试题中,有可能会给您一个具体的教育事例,让您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分析,请注意。一、不定向选择题(30分)1、 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主要冇()A、 双轨制学制B、 全日制学制C、 单轨制学制D、 分支制学制。2、 属于课外活动呈现出的特点有()A、 组织上的口愿性B、 内容上的广泛性C、 形式上的多样性D、 活动上的自主性3、 操行评定主要通过()等儿种途径来实现。A、 学生口评B、 集体互评C、 班主任评定D、 任课教师评定4、 个案研究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A、 跟踪法B、 调查法C、 追因法、D、 问卷法5、 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冇()A、华生B、吴伟士C、 高尔登D、 霍尔6、 ()是构成教育教学活动的最基木的要素。A、 教具B、 教师C、 学生D、 学具7、 直观教具可分为()儿类A、 语言直观B、 听觉直观C、 实物直观D、 模彖直观8、 一堂好课的标准有()A、 组织有效B、 体验积极C、 目标明确D、 方法得当9、 课外活动按活动的人数和规模可分为()几类。A、群众性活动B班级活动C、 小组活动D、 个人活动1()、属于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的有()A、特殊性B普及性C、 基础性D、 强制性11、我国的小学产生于A、夏朝B、 殷商C、 西周D、 东周12、 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对教育学的独立作出了重要贡献,于1623年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提出来,与其他学科并列;A、 赫尔巴特B、 凯洛夫C、 保罗•朗格郎D、 培根13、 提出“博学之、审问Z、慎思Z、明辨Z、笃行Z"的学•中庸》B、 《学记》C、 《朱子全书•论学》D、 《论语》14、 根据测验题目的性质把测验分为()儿类。A、 论文式测验B、 客观性测验C、 问题情景测验D、 标准化测验15、 属于小学德育的特点的()A、 基础性B、 生活性C、 开放性D、 活动性16、属于班级授课制的特姝形式的是()A、现场教学B、个别教学C、 复式教学D、 小组教学17、 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方式中,考查的方式主要有()A、 考试B、 口头提问C、 检査书面作业D、 书而测验18、 制约学校课程的有()儿大因秦。A、 技术B、 社会C、 知识D、 儿童。19、 对后世影响最大、最明确地构建教育学体系的是(),他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必须把论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A、 格塞B、 赫尔巴特C、 培根D、 凯洛夫20、 属于教师劳动特点的冇()A、 复杂性B、 创造性C、 示范性D、 系统性21、 班级管理中的评价具有()A、 鉴定B、 示范C、导向D、激励22、 “学不踰等”反映了()教学原则。A、 巩固性原则B、 启发性原则C、 因材施教原则D、 循序渐进原则23、 我国伟人的教育家孔子把学习过程概括为()的统一过程。A、 “学”B、 “思”C、 “虑”D、 “行”24、 古罗马的昆体良在《论演说家的教育》屮,提出了()的学习过程理论A、 “模仿、理论、练习”B、 “明了、联想、系统、方法”C、 “闲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D、 “I•専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25、 情感陶冶主要是运用()的原理对受教育者进行影响。A、 情境交融B、 以情染情C、 以境触情D、 以境陶情26、 按照研究口的的不同,学术论文可分为()儿种基木类型。A、 理论探讨性B、 论证性论文B、综合论述性论文D、预测性论文。27、属于壯界教育改革的趋势的冇()A、 教育终身化B、 教育民主化C、 教育多元化D、 教育技术现代化28、 我国于1862年在北京的()首先釆用班级授课制这一教学组织形式。A、 奏定学堂B、 南洋公学C、 乡学D、 京师同文馆29、 战国后期出现的()是我国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系统阐述了教育的作用和任务位等,是罕见的世界教育思想遗产。A、 《论语》B、 《春秋》C、 《学记》D、 《春秋》30、 根据研究假设的形成方式,可分为()几类。A、 归纳性假设B、 演绎性假设C、 研究性假设D、 预测性假设二、填空题(15分)1、 教育目的的实现途径是()相结合。2、 宋代以后,()成为国学,“四书”、“五经,'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3、 学生的合法权利主要有受教育权和()。4、 西方“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著作()之屮。5、 操行评定主要通过学牛•白评、集体互评、()等三种途径实现。6、新课程标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三个方面阐述课程具体目标。7、1904年颁布了(),这是我国第一个止式实施的学制。8、 骑士教育是一种融宗教梢神和尚武梢神于体的特姝的()形式。9、 现代学
小学教师资格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