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七节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国家人员往来贸易交往文化交流新罗日本天竺波斯大食拂菻东南亚中亚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高宗大食通使造纸术西传使节往来医术杂技传入中国丝绸瓷器运往欧洲遣唐使吉备真备鉴真日本出土唐币中国出土日本银币大化改新教授儒学仿照长安创立文字留学生崔致远新罗坊新罗馆设立国学教授儒学引入茶种雕版术制瓷遣使唐朝郁金香菩提树十进位记数法玄奘义净互派使节国王求援开设“波斯店”骠国歌舞团访问出访马来半岛遣使前来名马、异药隋唐对外关系特点:交流频繁盛况空前范围更加广泛形式更加多样政策更加开明地位更加崇高原因:统一强盛经济文化高度发达,巨大吸引力隋唐开明对外交往政策造船与航海技术进步,陆路海路交通发达小结:古代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四种途径1、贸易(官方与民间)2、留学生,派遣使节3、宗教人士(法显玄奘义净鉴真)4、战争(唐朝与大食)汉唐时期中外交往有什么不同的特点?分析出现不同的原因不同特征:①汉代以陆路为主,唐朝水陆并举。②汉代以商贸为主,唐朝使臣、商贸交往、文化交往全面展开。两汉基本没有使臣交往。唐时与朝鲜、日本、印度等互有使臣来往通好。③汉代以丝和丝织品为主,唐代丝绸、瓷器、纸张、茶叶等商贸物品大为增多。④汉代商贸具有单向性,唐代中外交往具有双向性。不仅传播唐朝的先进文化,也广泛吸收外来文化原因:汉朝江南相对落后,海上通商的条件不是太好,唐朝经济中心开始出现南移的趋势,造船业发达,国力强大,经济文化发达。国家经济文化交流朝鲜日本欧洲非洲参用唐朝政治制度,(1)天竺传入;(2)中国输出:官方交往(使节)1、互派使臣2、日本参用唐朝政治制度钱币;文化使者东南亚天竺中、西亚(波斯)(大食)互遣使节(1)波斯店;(2)造纸术使节往还(东罗马)(1)东罗马传入:(2)唐朝输出:(1)朝鲜传入;(2)中国输出:互派使节鉴真和尚像
4.7.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往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