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如何鉴赏诗歌.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版本分类专题推荐教案试题课件素材复习实用文体分类教学资源上传有求必应在线新华字典人教版苏教版粤教版语文版鲁教版鲁人版沪教版鄂教版北师大版北京课改实验版2010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资料2010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资料初中朗读音频大全高中朗读音频大全名师教学视频录像各地公开课资源各地优质课资源站内搜索:首页总结规律指导方法——浅谈古诗词鉴赏的应试技巧(会员上传)类型:教学论文加入时间:2008年3月26日21:92010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资料2010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资料初中朗读音频大全高中朗读音频大全免费下载新华字典总结规律指导方法——浅谈古诗词鉴赏的应试技巧摘要:古诗词鉴赏作为近几年中考的热点,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的重视,它要求考生要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想象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尤其是考查其语言表达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在应试过程中,可以从标题、作者、背景、意境、语言、技巧等方面进行赏析,总结规律,指导方法,达到鉴赏的目的。关键词:鉴赏意境炼字技巧古诗词鉴赏作为近几年中考的热点,主要题型为主观性分析评价题,侧重考查学生思维的过程,它是对诗词的思想内容、艺术特点、表达技巧、作家风格等进行高层次的分析评价活动。它要求考生要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想象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尤其是考查其语言表达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为此,在应试过程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审标题,寻找突破诗歌的题目是诗歌的眼睛,作者拟题往往绞尽脑汁。诗歌的题目包含着丰富的信息,因此,可以从标题上寻找突破。1、借助诗歌的题目,初步判断诗歌的类型,明确诗歌的基本表现手法只要细加分析诗歌的题目,就能基本分清诗歌的类型,大体上明白诗歌的表现手法。一些以事物命题的诗很可能就是咏物诗。如虞世南的《蝉》“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借秋风。”而咏物诗的基本表现手法为托物言志。贺知章的《咏柳》便是如此。又如杨巨源的《城东早春》“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一看便可以断定为写景诗,其基本表现手法必定是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2、借助诗歌的题目,推断诗歌的主题思想古诗的写作往往有些传统的写法,同一类型的诗歌往往有几类大体相似的主题。根据这个规律,我们就可以直接通过诗歌的标题推断诗歌的主题。如“望月”就可能思乡怀远,“寄某某”就可能表达对某某的怀念之情,“登高”就可能是思亲,“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等等。更何况有些诗歌题目本身就表明了作者的基本态度。例如:《枫桥夜泊》可推知诗歌所描绘的为枫桥的夜间景象,“泊”字可知诗歌表现的是一种羁旅情怀。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从标题中“送”字可以看出都是送别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感情。而李白的《渡津门送别》,则触景生情,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惜别之情。从以上分析可知,研究诗歌标题,有利于把握诗歌内容。但分析时要结合具体语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生搬硬套。二、看作者,联系背景每一首诗都从不同角度反映了诗人对社会、对人生的感悟,“诗言志”正说明了这一点。由于诗人所处的时代、环境、经历、性格、所受的教育程度等不同,对社会、对人生的情感也有区别,这就构成了诗歌不同的风格。如李白由于传奇的经历,旷达不羁的个性,愤世疾俗的人生,诗歌中上可揽日月,下可游龙宫的神奇想象,构成了其诗歌“清新飘逸”的浪漫特色。杜甫经历

如何鉴赏诗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bfc1172
  • 文件大小28 KB
  • 时间2019-08-08